2016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11
“這么說,這條河流連憂郁都沒有了?”我小心地問道。
“這是一條明亮的河。像沒有云彩遮蔽的太陽一樣明亮。”
“哦,明亮的河……”我一遍遍喃喃自語。
“它知道自己前景絕望,但它不愿放棄它岸邊的一棵草、一株樹、一壟莊稼、一個村莊、一片綠洲,它為此前往,認為完全值得,認為那每一種在它澆灌下生長著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片大海,所以這河有一顆母親那樣明亮的心。”
當我醒來,我眼里噙著淚水。我在心里情不自禁地吟出了布羅茨基《切爾西的泰晤士河》中的詩句——
空氣有自己的生活,與我們不同,
不易理解,那是藍色的風的生活,
起源于上方的天空,騰飛而上,
不知在什么地方告終……
(選自《讀者》XX年第5期)
1.文中寫的“塔什庫爾干河”和“葉爾羌河”有哪些相同的特點和不同的特點?作者描寫這兩條河流的用意是 什么?
答:
答案 相同點:都是澄明的內陸河。不同點:“塔什庫爾干河”流經的地域環境優美,相配協調。而“葉爾
羌河”流經的地域環境荒涼惡劣。作者描寫這兩條河的用意在于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明為寫河,實為贊頌
一種精神。
2.從全文來看,作者對“葉爾羌河”的情感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答:
答案 由開始的同情到最后的敬仰、禮贊。
3.怎樣理解“河流卻是個理想主義者”這句話的含意?
答:
答案 河流始終為成為大河、流入海洋的理想而奮斗,它由一條涓涓小流起始,逢山劈山,毫不停止地奔流,
直至成為大河、匯入海洋。
4.“在外力讓它結束的地方,河流才真正開始”,結合全文,說說作者這樣說的原因。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