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11
我洋洋得意地背著寶劍回家。全家人當然歡喜不盡。傳觀一過后,那支寶劍就由母親懸掛在床前。她再三告誡不準我動它。雖然那劍并未開口,她還是怕我不小心傷了別人或傷了自己,但我有時還是偷偷地站在椅子上取下來把玩、舞弄一番。在閃閃的劍光中有過少年人的一些遐想:仗劍遠游,闖蕩江湖,路遇不平,拔刀相助……抗日戰爭時期,武漢淪陷前,為了繼續求學,我只身去了重慶。母親則隨祖父祖母及二叔三叔等逃難到廣西的靈川縣。在母親攜帶的少量衣物中,就有這支七星劍。抗日戰爭勝利前一年,在國民黨軍隊湘桂大撤退中,祖父帶著家人又一次倉皇逃難。搭不上車(也搭不起車吧),一路都是步行。在驚慌、混亂的氣氛中,在如潮的人流中,一家人被沖散了。母親還幸得和二叔、二嬸在一起。她原來身體就不好,途中風餐露宿,再加之焦慮不安,終于病倒了。她原是想到重慶找我的,我也一直焦慮地期望著她的到來。但她拖到了貴州省都勻境內,實在無力走動了。當時又風傳敵騎即至。她不愿拖累二叔、二嬸,就讓他們先走,并拿出一只戒指讓他們轉交我。她一個人倚坐在一面破墻邊,以后就沒有了下落,當時母親留在身邊的就只有這支七星劍。
母親是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來到我家的,幾年以后就被我的父親遺棄,跟著祖父生活。她當時還不過二十五六歲。我是她惟一的寄托和安慰,我十六歲時就與她辭別。闊別六年后,在那樣兵荒馬亂的情況下,她憑著那一雙包過的小腳想跋涉千里來到我身邊,卻未能如愿。在那樣一種悲慘的情況下,從人間消失,只有那一支七星劍——兒子的一件獎品陪伴她。母親遠去,我不知那支七星劍流落何方。我寫過一篇長文和兩首詩紀念母親。而想買一支七星劍也用以來懸掛在床前的念頭是最近才偶然引起的,卻久久浮沉在心間。母親逝去將近50年了。我知道她姓段,卻不知道她的名字。她也沒有留下一張照片。也許我真的逐漸進入老境了,所以有時難免有懷舊之情,我當是想通過一件實物來寄寓我的懷念。而且,那也會引起我對如夢的少年時代的一些回憶。只是,歲月如流,萬事皆變,我能在哪里買到一支像當年那樣的七星劍呢? (節選自《中國當代散文精品》)
1.作者在西安買寶劍時為什么“店員取了幾支來看,都不滿意”?
答:
答案 店員拿的寶劍與記憶中的寶劍不一樣,作者記憶中的寶劍是近60年前有過的那支七星劍。那支七星劍
是母親臨終時惟一的陪伴品,寄寓了“我”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2.按要求回答問題。
(1)“在漢口市一中念一年級時,經過了幾次選拔,學校派我參加全市中學講演比賽,居然得了第一名”中的
“居然”的含義是什么?
答:
(2)“只是,歲月如流,萬事皆變,我能在哪里買到一支像當年那樣的七星劍呢?”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