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11
答案 由近及遠,很自然地引出寫作對象,借以襯托家鄉(xiāng)的薺菜味道鮮美。同時也流露出作者對南方(故鄉(xiāng))
的思念之情。
4.文章倒數(shù)第二段花了不少筆墨寫捉知了的事,這是否游離了本文中心?請簡要說說你的看法。
答:
答案 沒有游離中心,而是具體生動地表現(xiàn)了馬齒莧花如小囊的特點。這樣寫既說明了事物的特點,又增添了
文章情趣,還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5.從下列角度中任選一個,寫300字左右的文章賞析。
(1)簡析本文句式運用的特點
(2)簡析本文的主要修辭手法
(3)簡析本文的結(jié)構(gòu)特征
答:
答案 (1)按語氣來分,本文句子有陳述句、感嘆句、疑問句和祈使句;按字數(shù)來分,句子有長句和短句;
按成分來分,句子有單句和復句;按語體風格來分,句子有文言語句和白話語句;按結(jié)構(gòu)來分,句子還可分為
整句與散句。如此種種,本文在句式運用上可謂靈活多變,運用自如,錯落有致,搖曳生姿!坝幸越涛摇憋@
得多么風趣,“一撒手,這知了就拼命往高處飛,一直飛到看不見!”何其通俗;“或用開水焯了,切碎,加香
油、醬油、醋,涼拌了吃”何等生動活潑……
(2)“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用的是引用,“三月三,薺菜花賽牡丹”用的是夸張,“馬齒莧開花,花瓣如一小囊”用的是比喻,“捉住一個啞巴,多么掃興!”用的是擬人。
(結(jié)合文中例子進行分析即可)
(3)散文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本文在結(jié)構(gòu)上就有這一特點。所選的材料——蔞蒿、枸杞頭、薺菜、馬齒莧,都是作者家鄉(xiāng)常見的蔬菜,回憶這些,既表明當年生活的清貧,更寄托著作者的鄉(xiāng)思。而提到蘇軾的詩歌,是為了說明“蔞蒿”是水邊可食的植物;寫到兒時捕捉知了的事情,也是為了具體生動地表現(xiàn)馬齒莧花如小囊的特點。(意思對即可,注意合理擴充)
十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種春風
虹 蓮
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著幾張稿費單去郵局,心情大好。
郵局人不多,前面是個小伙子,正在給家里寄錢,后面是一個70歲左右的老人,戴個老花鏡,穿著破爛又邋遢。他肯定是來取子女們的匯款吧。他手中還拿著一張報紙,我掃了一眼,是《河北農(nóng)民報》,我從來沒讀過的一份報紙。
老人的外套油跡斑斑的,我不由站遠了一些,以免蹭臟自己新買的“寶姿”風衣。正戴著mp3耳機聽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來,我忙摘下耳機,他說:“姑娘,麻煩你在柜臺幫我取張匯款單!
我拿了一張給他,他又說:“姑娘,你能幫我寫一下嗎?人老了,戴上花鏡也怕寫錯!蔽矣悬c兒無可奈何,但看他懇請,也只好從命。
“寄到哪里?”我問!熬驼者@報紙上印的地址寄吧!彼钢驼拼蟮奈恼抡f。
我很快看完那則煽情的報道——原來是某村的一個小女孩,父母去縣城賣菜的途中出了車禍,肇事司機至今沒有消息,她只好跟著80歲的奶奶生活。學費、生活費都沒有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