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11
答:
答案 (1)一是烘托“我”這一天去領(lǐng)稿費時的高興心情,二是為后邊寫“種春風(fēng)”和“心里的春天也悄悄
來了”埋下伏筆。
(2)“老人”的高尚行為,正在感動著“我”,“我”為“我”越來越愛自己卻對他人鐵石心腸的思想感到慚愧。
3.作品是怎樣運用對比手法來刻畫“老人”這個形象的?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 一是將“老人”“穿著破爛又邋遢”,“其貌不揚,甚至是寒酸的”的外貌,與“老人”把退休金的大部分寄給生活困難的陌生人的事跡進行對比;二是將“我”收入頗豐,卻越來越愛自己,對他人越來越鐵石心腸,與“老人”的一顆愛心進行對比;三是將“我”先前對“老人”的嫌厭——“老人的外套油跡斑斑的,我不由站遠了一些”,與后來“我”對“老人”的感謝、尊敬進行對比。通過這些對比,突出了“老人”無私地幫助別人的高尚行為和一顆真誠的愛心。
4.作品結(jié)尾“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畝田》……”,這對表現(xiàn)作品主旨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 它深化了作品的主旨。文章雖然描寫了“老人”和“我”的愛心,但對社會來說,僅一兩個人有愛心是
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像種莊稼一樣在每個人的心里種下“愛”的種子,這樣社會才會充滿愛心;其次,自己獻
出一份愛心猶如在心田中播種了一顆“愛”的種子,它能給人帶來溫暖,今后還會收獲更多的快樂。
5.從下列角度中任選一個,寫300字左右的文章賞析。
(1)簡析本文中“老人”這個形象
(2)簡析本文的藝術(shù)特色
(3)簡析本文的結(jié)構(gòu)特征
答:
答案 (1)作品中的“老人”是一個富有慈悲情懷,無私助人的高大形象。老人自己并不富有,一身寒酸的
衣著,一雙老繭重重的大手,足以說明他是一位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者;每月只有500元的退休金,卻要給
素不相識的千里之外的學(xué)費、生活費都沒有著落的祖孫倆每月寄去300元!他關(guān)心他人比關(guān)心自己還重要!老
人關(guān)心她們是出于一片慈悲心懷:“多可憐啊!”這是老人關(guān)心她們的感情基礎(chǔ)。有了這感情基礎(chǔ),即使“我”
說這可能是騙人的,但他還是固執(zhí)地認為這“肯定是真的”。他的感情是多么真誠和純潔。如果說理由,也有,
就是“人幫人是天經(jīng)地義的”,這是多么樸素的理由,但這又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如果社會是一個人幫人的社
會,這該是一個多么美好的世界。
(2)對比手法的多重運用是本文最主要的藝術(shù)特色。一是老人穿著破爛又邋遢的外貌與無私捐助的美好心靈
的對比,突出了老人關(guān)心別人關(guān)心自己更多的高尚品德。二是作品中的“我”穿著時髦——新買的“寶姿”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