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11
答案 在文中,“陽光”是歲月的寫照,是光明與幸福的象征。有了陽光,生活不再陰郁;有了陽光,心靈不再孤寂;有了陽光,日子越過越紅火;有了陽光,未來浪漫而美麗。(意思對即可)
4.“藤椅”這個物件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 藤椅記載著歲月的滄桑,見證了歷史,它在文中起著貫穿今昔的線索的作用。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明亮的河
盧一萍
這是我見到的第二條澄明之極的河流。第一條是帕米爾高原的塔什庫爾干河。它是至美的帕米爾高原的組成部分,它與那景象是協(xié)調(diào)的。而葉爾羌河卻在大荒涼中保持著自己的品性。只有褐色的巖石和山頂?shù)那攴e雪與它相伴。深藍的河流得不到大地的呼應(yīng),只有黃羊偶爾去飲幾口水,只有走單的狼不經(jīng)意地到了河邊,在水里映下自己孤獨的面容;呼應(yīng)它的只有天空——白晝里湛藍的天空和夜晚有月色星光的天空。
在這無邊的荒涼中,流動的河是惟一能使人感覺到生命存在的物象。它在鷹飛翔的高度,以其蜿蜒的身姿、孤寂的流水以及它沒被玷污的、源自久遠的深藍,足以讓人感動并得到安慰。
我特意到了河邊,掬起一捧水來,飲下,然后把涼而濕的雙手捂在臉上。水潤著我的肺腑,清醒著我的頭腦,而我的口中留下了河水憂郁的味道。
這種憂郁的味道緣自孤獨么?
不是的。因為它從一條溪流成長為一條大河,一直在孤獨地戰(zhàn)斗。
我曾去過這條河的源頭,除了零星的草甸,稀少的紅柳,就只有亙古的荒涼。
孤獨是它與生俱來的東西,是它固有的品性。
這憂郁來自它對自己命運的無奈。
在這土地與河流構(gòu)成的大地上,土地一直是個現(xiàn)實主義者,它堅守著自身的原則,有什么便向世界提供什
么——食物和美,丑陋和貧窮;而河流卻是個理想主義者,它以飄逸的流動之姿,以不停的歌唱,毫不停止地奔流,直到自己應(yīng)該到達的寬度和廣度之中。
而這條以不可想像的力量,劈開了喀喇昆侖的河流,卻在山下的大漠中消失了。
沙漠不讓河流本身死亡,而讓它的理想泯滅。
這種活著無疑是受刑、受辱。它是沙漠的囚徒。不到達海,這條河流就只能說是在茍且偷生。
然而,它具有成為一條大河的條件,帕米爾和喀喇昆侖是它的源頭。假如沒有塔克拉瑪干沙漠,就會有一條橫穿新疆,經(jīng)蒙古,奔東北或華北而入太平洋的大河。果真如此,這片大地該是一種什么樣的情形呀,它又會孕育出什么樣的文明呢?
但具有劈山之力的它,卻被塵沙囚禁了不知多少年。現(xiàn)在,它沒有前進,反而不得不退卻。
我終于明白,它的憂郁是一個理想破滅者的憂郁,它僅僅是一個遙望大海悵然哀嘆的囚徒。
難怪它的流水聲里夾雜著嘆息。
我以為我理解了這條河,至少看出了它明澈之中包含的憂傷。不想當(dāng)我重新前行,因困頓而迷迷糊糊入睡之際,卻聽到一個十分洪亮的、從遠處傳來的聲音說:“每條河流都有自己結(jié)束的方式。在外力讓它結(jié)束的地方,河流才真正開始。你要認識它。只有成為這條河的養(yǎng)子,在它的岸邊壘一間石屋,住下來,聽它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