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文學作品類
我也還記得過了二十年后的那個嚴冬。我在長城以外的一個荒涼的村莊,經受“脫胎換骨”的革命教育,我記得那帶著冰碴的紅高粱面糊糊,記得那縮肩拱背的農民木然的眼睛,記得那陽坡下避風的土洞。在那兒,眼光木然的農民,用一小堆枯葉為我燃起野火,烤暖我的腳,烤暖我的心,送給我一個烤熟的土豆。在那兒,我曾經蜷縮著睡去,夢見了春天:淙淙的水,搖曳的花。夢見妻子溫柔的手臂,小兒子的笑臉——他那時剛剛出生不久。 靠了春天的夢,我熬過了踐踏靈魂的歲月。
又是一個春天。祖國的大地被淚水漂起,人們哭訴一個巨人的長睡,仿佛他帶走了所有的人內心里對春天可憐的夢幻。然而,春天畢竟來了,雖然遲了,雖然挾著風沙,雖然難免還殘留著嚴冬的寒氣。可她畢竟是春天。
地球上不能沒有春天,人生里不能沒有夢幻。我愿春風把夢吹撒到一切人的心頭。
我們不能苛求春天,因為春天是冬天的產兒。她有母體的印痕,但她不同于母親。她嬌嫩、柔弱,可她有長長的未來,她的每一個細胞都是希望的種子。嚴冬所誕生的并不是嚴冬。因此,人類才向她呼喚,才把她贊頌。
晶瑩的雪花,正在為春天鋪下襁褓,陣陣的鞭炮正在為春天催生。我在夢中焦渴地呼喚著春天,又將在春天里編織新的夢幻。
啊,祖國的春天吶,家鄉的春天吶!就算你短促到只有一瞬,為了這一瞬里所凝集、所包容的未來的一切,我也愿意獻出我的生命。
春天快來吧!
1981年2月3日春節前夕 北京
1.作者寫春天的夢,為什么要從冬天的雪花寫起?
答:
答案 ①嚴冬過后是春天,嚴冬之中更易引起人們對春天的期盼和渴慕。
②作者覺得雪花是春天的使者,能給人以“溫馨的夢”。
解析 開頭詩行中“讓樹枝看見了新綠,讓街道看見了樹陰”說明嚴冬之中人們看到了希望。表明雪花和春天關系的信息有:雪花像夢的使者,一個溫馨的夢。
2.作者感受到的家鄉的春天是什么樣的?請簡要概括。
答:
答案 作者感受到的家鄉的春天是短促的,寒冷的,風沙漫天的,充滿生機的,充滿色彩的,給人帶來希望的。
解析 注意將原文感受家鄉春天的句子找出來,選出重要的詞語作答。
3.“春風吹開了故都的城門,也廓清了我心靈上的迷霧。”結合上下文,說說這句話在文中的含意。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