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文學作品類
“回來的路上”,作者想到魯迅在《好的故事》中對山陰道上美景的描寫。但這不過是魯迅的一個美好的理想罷了,今天作者所見的正是魯迅所夢想的,于是作者描寫了一幅寧靜、和平、美麗的景象,“在靜靜的黃昏里”,烏篷船在發光的河上滑行,船尾的農民有節奏地劃動大槳,河岸上的青草地里開著紅花、黃花,牧童從牛角間爬上爬下。這一虛一實的描寫,更好地表達了對今天美好生活的贊美。
文章的最后也是以景結情,幽藍色的湖水,通明的電燈,顯現出一片光明美好的景象,暗示著未來更加美好輝煌。可以說在本文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解析 本題要求從三個題目中任選一個,對《在山陰道上》的相關方面進行賞析,注意切入點要小,選好評論點,以文章相關內容論述之。
十八、(06全國ⅱ)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綿綿土
牛 漢
那是個不見落日和霞光的灰色的黃昏。天地灰得純凈,再沒有別的顏色。
踏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多年的一個夢境。幾十年來,我從來不會忘記,我是誕生在沙土上的。人們準不信,可這是千真萬確的,我的第一首詩就是獻給從沒有看見過的沙漠的。
年輕時,有幾年我在深深的隴山山溝里做著遙遠而甜蜜的沙漠夢,不要以為沙漠是蒼茫而干澀的,年輕的夢都是甜的。我的心靈從小就像有血緣關系似的向往著沙漠,我覺得沙漠是世界上最悲壯最不可馴服的野地方。它空曠得沒有邊沿,而我向往這種陌生的境界。
此刻,我真的踏上了沙漠,無邊無沿的沙漠,仿佛天也是沙的。全身心激蕩著近乎重逢的狂喜。沒有模仿誰,我情不自禁地五體投地,伏在熱熱的沙漠上。我汗濕的前額和手心,沾了一層細細的閃光的沙。
半個世紀以前,地處滹沱河上游苦寒的故鄉,孩子都誕生在鋪著厚厚的綿綿土的炕上。我們那里把極細柔的沙土叫做綿綿土。“綿綿”是我一生中覺得最溫柔的一個詞,詞典里查不到,即使查到也不是我說的意思。孩子必須誕生在綿綿土上的習俗是怎么形成的,祖祖輩輩的先人從沒有解釋過,甚至想都沒有想過。它是圣潔的領域,誰也不敢褻瀆。它是一個無法解釋的活的神話。我的祖先們或許在想:人,不生在土里沙里,還能生在哪里?就像谷子是從土地里長出來一樣的不可懷疑。
因此,我從母體降落到人間的那一瞬間,首先接觸到的是沙土,沙土在熱炕上焙得暖呼呼的。我的潤濕的小小的身軀因沾滿金黃的沙土而閃著晶亮的光芒,就像成熟的谷穗似的。接生的仙園老姑姑那雙大而靈巧的手用綿綿土把我撫摸得干干凈凈,還湊到鼻子邊聞了又聞。“只有土能洗掉血氣。”她常常說這句話。
我們那里的老人們都說,人間是冷的,出世的嬰兒當然要哭鬧,但一經觸到了與母體里相似的溫暖的綿綿土,生命就像又回到了母體里安生地睡去。我相信,老人們這些詩一樣美好的話,并沒有什么神秘。
我長到五六歲光景,成天在土里沙里廝混。有一天,祖母把我喊到身邊,小聲說:“限你兩天掃一罐子綿綿土回來!”“做甚用?”我真的不明白。
“這事不該你問。”祖母的眼神和聲音異常莊嚴,就像除夕夜里迎神時那種虔誠的神情,“可不能掃粗的臟的。”她叮嚀我一定要掃聚在窗欞上的綿綿土,“那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凈土,別處的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