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語文一輪復習精品教案:古代人物傳記
c. 將加大辟 大辟:死刑。
d. 遺其珍物 遺:贈送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其唯《易》乎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b. 拂衣而出 倚歇而和質
c. 遂得免焉 風雨興焉
d.復還焉蜀 且貳焉楚也
1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胡叟與友人的交談,顯示出他對經典的獨特見解,以及對當時那些缺乏真才實學的讀書人的不屑。
b.文章敘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見的過程,刻畫出他言辭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征。
c.文章通過 為別人解難一事的敘述,贊美胡叟敢為他人仗義執言但又不求回報的高尚品德。
d.胡叟聰敏過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韋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20.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其述前載無違舊美,敘中世有協時事,而末及鄙黷人皆奇其才,畏其筆
21.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1)遂入長安觀風化,隱匿名行,懼人見知
(2)吾為德請,財何為也?
17.a
解析:屈:屈服。例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8. b
解析:而:皆為連詞,連接狀語和中心詞。
19.d
解析:“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韋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與原文“叟孤飄坎壈,未有仕路”不合。
20. 其述前載||無違舊美||敘中世||有協時事||而未及鄙黷||人皆奇其才||畏其筆
21. (1)于是(他)來到長安觀察風俗民情,不露姓名,隱藏行蹤,害怕別人看見并認出。 (2)我為德行而請命,拿錢財干什么?
12(•上海卷)
閱讀下文,完成第17—21題。(17分)
①歐陽公諱曄,字日華。自為布衣,非其義,不輒受人之遺。少而所與親舊,后或甚貴,終身不造其門。初為隨州推官,治獄之難決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數百人,轉運使疑其積物多而僧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兩饋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聽我言乎? 今歲大兇,汝有積谷六七萬石,能盡以輸官而賑民,則吾不籍汝。”僧喜曰:“諾。”饑民賴以全活。
②陳堯咨以豪貴自驕,官屬莫敢仰視。在江陵,用私錢詐為官市黃金,府吏持帖,強僚佐署。公呵吏曰:“官市金當有文符。”獨不肯署。堯咨諷轉運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③鄂州崇陽,素號難治,乃徙公治之,至則決滯獄百余事。桂陽民有爭舟而相毆至死者,獄久不決。公自臨其獄,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飲食之,食訖,悉勞而還于獄,獨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動惶顧,公曰:“殺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視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獨以左手,死者傷在右肋,此汝殺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殺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臨事明辨,猶古良吏,決獄之術多如此。所居,人皆愛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