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語文一輪復習精品教案:古代人物傳記
高傅占言曰:富陽人多稱豐能施與好人,然豐嘗曰:“吾愧吳翁、焦翁。”吳翁者,徽州人,賈于富陽,每歲盡,夜懷金走里巷,見貧家,嘿④置其戶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寧人,挾三百金之富陽賈。時江水暴發,焦急呼漁者,拯一人者與一金。凡數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飲食之,俟之息,資遣之歸。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問富陽人,不能知也。豐又嘗言:“吾生平感婦翁知我。”
嗚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節選自《茗柯文二編》卷下)
[注]①跅(tuò)弛:放蕩,不守規矩。②肆:店鋪。③脫:偶爾。④嘿(mò):悄悄地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未及屬稿 屬:寫
b.為余言周維城事甚具 具:完備
c.遂大困,尋死富陽 尋:不久
d.挾三百金之富陽賈 賈:商人
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現周維城美好德行的一組是(3分)
①引父足懷中以臥 ②立許字以女 ③事雖劇,必時時至母所
④豐賈致富,有子三人 ⑤豐急令如故藏,誡勿言 ⑥拯一人者與一金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周維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從商,有了些資產,但到了他父親一代,因遭火災,家道衰弱。
b.周維城自幼遭受磨難,但樂善好施,對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禮守義的商人。
c.文章結尾部分引用周維城感佩吳翁、焦翁的話,目的是使周維城的形象更加豐滿。
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將關注的目光投向社會,感嘆民間并不缺少仁義之士。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故為之傳,以遺后之修志者。(2分) 譯:
(2)凡數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飲食之,俟之息,資遣之歸。(4分) 譯:
答案:
2、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和虛詞在文中含義的能力。需要結合原文語言環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和用法。a、b、c三項符合均符合原文意思;d項“賈”解釋做名詞“商人”在文中講不通,在本句中應該解釋為動詞“做生意”。
誤區警示:本題的誤區在于考生對文言實詞的把握過于僵化,不能和語言環境結合起來理解,而誤認為d項正確
答案:d
3、解析:本題考查對文中信息的篩選能力,能力層級為c。解答本題要把握住選擇標準,即題干中“全部體現周維城美好德行的一組”。①③兩句表現周維城對父母的孝敬,能體現其美好德行;⑤表現了周維城待人心胸寬廣,為人善良的美好德行。所以選擇b項。②③兩句介紹他的娶妻與子女情況,不是寫其德行。⑥不是周維城的事跡,而是江寧焦翁。也可用排除法,凡是帶②③⑥的選項可以排除。
誤區警示:本題的誤區在于一是考生對文章內容理解不到位,二是對選擇標準不明確,沒有扣住“美好德行”來選,或是張冠李戴把⑥當成周維城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