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語文一輪復習精品教案:古代人物傳記
清居藥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數十人,或至大官,或連數州,受俸博,其饋遺清者,相屬于戶。雖不能立報,而以賒死者千百,不害清之為富也。清之取利遠,遠故大,豈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則怫然怒,再則罵而仇耳。彼之為利不亦翦翦乎?吾見蚩之有在也。清誠以是得大利,又不為妄,執其道不廢,卒以富。求者益廣,或斥棄沉廢,親與交;視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與善藥如故。一旦復柄用,益厚報清。其遠取利皆類此。
吾觀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棄,鮮有能類清之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嗚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報如清之遠者乎?幸而庶幾,則天下之窮困廢辱得不死亡者眾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鄉黨以士大夫自名者,反爭為之不已,悲夫!然則清非獨異于市人也。”
(取材于柳宗元《宋清傳》
注:①市:買賣場所,后文也指經商、交易。 ②讎:這里指售出、成交 ③直:價值,價錢
6. 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居善藥 居:聚積,搜集
b.積券如山 券:借據,欠條
c.未嘗詣取直 詣:前往
d.終不復言 復:回答
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 b.
c. d.
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其饋遺清者相屬于戶
那些等待宋清饋贈的人在門前排成了隊
b.彼之為利不亦翦翦乎
他們的求利不也太短淺了嗎
c.今之交有能望報如清之遠者乎
現在的交往中有能像宋清那樣從長遠考慮回報的人嗎
d.天下之窮困廢辱得不死亡者眾矣
天下那些窮困潦倒而還可以活下去的人就會躲起來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生意場的交往也不一定都是斤斤計較的,宋清就是一個例證。
b.宋清認為做生意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追求高尚的做人的境界。
c.計較蠅頭小利不僅是一般商人的本性,也是某些士大夫的通病。
d.宋清與人交往不僅異于普通商人,也高于某些以士大夫自居的人。
10.文言文《宋清傳》中說“清之取利遠,遠故大”。意思是“宋清謀取利益放眼于長遠,因為考慮長遠所以獲得的利益較大”這概括了宋清經商的特點,請從文中舉一例加以說明,并結合當下的社會生活談談自己對這一概括的領悟(不少于200字)(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