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語文一輪復習精品教案:古代人物傳記
廢棄孤露者,待之愈厚,所得周給。 親族哀錢三萬遺之
c. d.
道傾褚中錢與之,且為其女擇婿 道即計直掛錢于樹而去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查道小時候性格沉穩(wěn),不茍言笑,喜歡寫字作文,后來以詞業(yè)著稱。好學,喜歡弈棋。因奉養(yǎng)母親竭盡孝道而聞名當世。
b.查道舉進士高第,得道寇準的賞識。知果州時候,尚有以何彥忠為首的賊黨伏巖谷依險為寇,查道以仁德感化,使他們歸順為農(nóng)。知虢州時,遇蝗災,查道千方百計賑災,救活了一萬多人。
c.查道性格淳厚,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寬恕,胥吏有過失的,他不笞罰;老百姓拖欠稅賦的,他自己出錢償還;仆從摘棗以獻,他掛錢于樹;待廢棄孤露者,尤其優(yōu)厚。
d.查道對親族朋友有情有義。居京師時,家里貧窮,也要供養(yǎng)親族之煢獨者;傾其所有為友人辦喪事、擇婿嫁女,自己生活卻極為節(jié)儉。
11、(1)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的部分斷句。(3分)
子厚前時少年,用于為人,不自貴重顧藉,謂功業(yè)可立就故坐廢退既退又無相知有氣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窮裔材不行予時也。
(取材于韓愈《柳予厚墓志銘》)
(2)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母嘗病,思鱖羹,方冬苦寒,市之不獲。(3分)
②遂微服單馬數(shù)仆,不持尺刃,間關(guān)林壑百里許,直趨賊所。(4分)
答案:
8、【答案】:d質(zhì):典當、抵押或譯為:把……抵押給,是名詞活用動詞。
9、【答案】:b(a對親之孝\使兩川者所為;c都是對親友仗義疏財\樂于相助;d親族對查道的資助\不偷取他人佳棗)
10、【答案】:c(“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寬恕”有錯,應(yīng)是“有人冒犯自己也不會計較”,古代“犯人”一般是“囚”字,“犯”并非是“犯人”,而是“冒犯”,有成語“有犯不較”作證,加上前邊有“道性淳厚”,說明其非常厚道。此處屬望文生義,話說回來,如果c項正確,那么查道就是沒有原則的昏官了,這與整個文段內(nèi)容有矛盾,聰明的學生應(yīng)該會想到這個問題,這正說明了此題有極高的區(qū)分度)
11、(1)謂功業(yè)可立就/故坐廢退/既退/又無相知有氣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窮裔/材不行為世用/道不行于時也。
(2)【參考譯文】:(查道)于是不穿官服獨自騎馬帶幾名仆人,連短刀也不拿,輾轉(zhuǎn)山林溝壑百來里,徑直奔向賊寇的住地。
6.(•陜西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花云,懷遠人。貌偉而黑,驍勇絕倫。至正十三年杖劍謁太祖于臨濠。奇其才,俾將兵略地,所至輒克。太祖將取滁州,率數(shù)騎前行,云從。猝遇賊數(shù)千,云翼太祖,拔劍躍馬沖陣而進。賊驚曰:“此黑將軍勇甚,不可當其鋒。”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濟。既克太平,以忠勇宿衛(wèi)左右。擢總管,徇鎮(zhèn)江、丹陽、丹徒、金壇,皆克之。過馬馱沙,劇盜數(shù)百遮道索戰(zhàn)。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殺之。太祖立行樞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趨寧國,兵陷山澤中八日,群盜相結(jié)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斬首千百計,身不中一矢。還駐太平,陳友諒以舟師來寇。云與元帥朱文遜結(jié)陣迎戰(zhàn),文遜戰(zhàn)死。賊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漲,緣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賊縛云,云奮身大呼,縛盡裂,起奪守者刀,殺五六人,罵曰:“賊非吾主敵,盍趣降!”賊怒,碎其首,縛諸檣叢射之,罵賊不少變,至死聲猶壯,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吳王位,追封云東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戰(zhàn)急,云妻郜祭家廟,挈三歲兒,泣語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義不獨存,然不可使花氏無后,若等善撫之。”云被執(zhí),郜赴水死。侍兒孫瘞畢,抱兒行,被掠至九江。孫夜投漁家,脫簪珥屬養(yǎng)之。及漢兵敗,孫復竊兒走渡江,遇僨軍【注】奪舟棄江中,浮斷木入葦洲,采蓮實哺兒,七日不死。逾年達太祖所。孫抱兒拜泣,太祖亦泣,置兒膝上,曰:“將種也。”賜兒名煒。其五世孫請于世宗,贈郜貞烈夫人,孫安人,立祠致祭。(節(jié)選自《明史•花云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