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
⑧街燈眩目,只因忘記了星空。在這個演員登臺而將英雄當成道具的年代,在這個各路煙塵都敢與日月爭輝的年代,我還是要以人們生活的土地立腳,借西湖之水抽空將天空打掃。仰望星辰,勇敢的人們將灑下熱淚;低頭看水,何日能“見志士彈冠而起”?
⑨離去,不做沉重的回眸,只是離去。別了,那二十年中流出的一日時光。
11.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義。
(1)西湖曾經很遠,離我二十年;西湖很近,離馬路只煙頭一閃一滅的距離。
(2)今人只慕天才高放,千古文章;不識一淚永駐紅顏,已漏隔世遺香。
答案 (1)“西湖很遠”是因為時間上的遙遠,二十年都沒有親眼看一次西湖,“西湖很近”不僅指現在
空間上確實離它很近,更是二十年來對西湖在心靈上的親近。
(2)如今的人們只知欣賞蘇東坡的曠世文才,不能理解他與朝云心心相印的知己真情,更不能理解他痛失
知己的徹骨之悲。
12.文章第⑥段在全文結構上起哪些作用?請作簡要分析。
答案 ①寫自己對生活的真切感受,與第②段中“一絲偶然的牽引最容易讓人流出那被塵封的情感,一路風
塵赴命定之約”一句相照應。
②延續前文的蘇東坡失去朝云的感傷之情,使文脈貫通一氣。
③為下文寫對蘇東坡的追慕與緬懷之情作鋪墊。
13.請賞析“身在大好湖山,懷想風流人物,我當在‘一亭孤月冷梅花’的夜晚來看你掛淚的容顏。一日不短,二十年不長。你是鏡中一湖春水,等待風來;我是走進鏡中的人,不知還能不能出來。你等待了很久,我也等待,香魂歸來在晚秋”這段話的表達特色。
答案 ①運用了對比、比喻等修辭手法,表達了對蘇東坡的無限追念之情。
②運用第二人稱,具有對話效果,直接抒情,親切自然,。
③運用“一日不短,二十年不長”這一矛盾的表述和“看你掛淚的容顏”的細節性描寫,抒發對蘇東坡超越
時空的理解與心靈相通的默契情懷。
14.試探究作者說“蘇東坡是囚禁在時光中的英雄”的理由。
答案 (1)對于現代人來說,蘇東坡是屬于歷史的,現代人不會像朝云那樣真正理解他的心聲,所以說他
“囚禁在時光中”;蘇東坡得意時不張狂,失意也不露消沉之色,在逆境中的曠達人生無人能及,從這個
意義上講他是“英雄”。
(2)這樣的評價表達了作者對蘇東坡的懷念與仰慕之情,對喧囂浮躁的現代社會的委婉批評。
十一、(江西省白鷺洲中學XX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閱讀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6—19題。
那些柔軟的或堅硬的時光
“柔軟時光”四個字,大約屬于麗江古城的專利。漫步在商鋪林立、燈紅酒綠的麗江古城,不時會有“柔軟時光”、“一米陽光”之類的客棧、酒吧,懶洋洋地探出幌子,挽留你的腳步。幌子上的廣告語有點特別,多是“聊天、偶遇、看書、發呆、曬太陽、賞月、恍惚、游離、做夢、睡覺”之類的詞匯,讓都市人看了,不免立馬恍惚起來。
想起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為了告別的聚會》。書中寫美國富翁巴特里弗對捷克人的生活有這樣一番評價:“在這個國家,人們不會欣賞早晨。鬧鐘打破了他們的美夢,他們突然醒來,就像是被斧頭砍了一下。他們立刻使自己投入一種毫無樂趣的奔忙之中,請問,這樣一種不適宜的緊張的早晨,怎么可能會有一個像樣的白天!那些每天早晨伴著他們恰當地稱為‘鬧鐘’的一陣鈴聲開始生活的人,他們發生了什么呢?他們一天天變得習慣于緊張,而不習慣于快活。相信我,人的性格是由他們的早晨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