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具體文種寫作的標準格式
綜上所述,“信函式格式”是公文辦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辦文形式,事關公文處理的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實在不容忽視。
總結寫作應“魂系于文”
總結有三大特點:1、真實性;2、典型性;3、規律性,即理論性。思想性可以說是公文的精髓。精髓不存,公文無魂;精髓所在,片言萬代。諸葛亮的《出師表》之所以千年不衰,最根本的是它深蘊了“鞠躬盡瘁”的偉大精神;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之所以代代相傳,是在于他提出了“居安思!、“戒奢以儉”、“載舟覆舟”的精辟思想;毛主席在解放戰爭時期寫的《關于情況的通報》之所以載入史冊,主要不只在于它通報了解放軍在各個戰場上的勝利戰果,而是它通過闡述情況揭示了“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這樣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真理。由此可見,思想性是公文的靈魂和血脈。沒有思想性,公文就必然缺乏生命力。
所謂思想性,不是穿靴戴帽的一般道理,也不是照抄照轉的官樣文章,更不是人云亦云的空泛議論,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從事物的本身中開掘出的真知灼見,開掘出的客觀事物的本質意義,開掘出的材料中所蘊含的力量。然而,從接觸到的公文情況看,存在一個通病,多是就事論事,思想性比較貧乏,即或講一點道理和思想,也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甚至只談工作,不談思想;只有血肉,沒有靈魂,使公文成為一具“僵尸“,失去了指導工作的價值。
怎樣寫才能寫出思想性呢?總結實踐經驗,應抓住兩個環節:
第一,善于抽象概括,就材想理。
公文的思想性不是從外部附加上去的,也不是撰寫者頭腦中固有的,而是深蘊在材料之中。因此,在占有材料之后,必須在抽象概括上下功夫,就材想理,就事論理。抽象概括得越深刻,公文的思想性就越會越強。有些同志可能讀過毛主席在50年代為《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所寫的按語,許多按語都有很強的思想性,使人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啟迪。回過頭來,你再結合讀一下每一篇典型材料的原文,就會突出地感覺到,這些思想都是對原文的科學抽象,而且概括得那樣貼切和精辟。例如,毛主席關于社會主義企業必須建立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著名論點:“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就是從山西某某解虞某地三婁合作社建立后,通過政治思想工作把自己鞏固起來,之后由于放松了政治思想工作,幾乎跨了臺,只有在重新恢復政治思想工作之后才克服了危機,走上健康發展道路的幾經反復的事實中概括出來的(見《嚴重的教訓》一文的按語),F在有些文秘人員在撰寫公文時,對占有材料比較重視,但對抽象概括這道工序則下功夫不夠,不肯用腦筋多想一想、深想一想,往往把公文寫成材料堆積。1995年年底在某某地政府辦公室看到一份給政府領導的《工作總結》。總的印象是材料比較豐富,也很實在,最大的問題是見物不見魂,沒有指導工作的價值。為了說明問題,現摘錄如下:
文件開頭寫道:“1994年我們緊緊圍繞黨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強化政務,改進事務,興辦實體,全面完成年初確定的責任目標和領導交辦的工作任務!苯又蛷娜齻方面列了一份成績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