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社會科學類閱讀復習教案2
尺度具有普遍性,但是也不時會有意外,仿佛當今賽事頻爆冷門。當代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放棄巨額家族遺產,因為它們妨礙了他的哲學思考。明代作家袁中郎辭去蘇州行政長官之職,因為他的趣味是無羈無絆,與山水相唱和。這些人當然是常人眼里的“另類”,但你不能說他們沒有尺度。也許梭羅概括的最到位:“如果誰沒有跟隨隊伍的步伐,很可能他聽到了另一種鼓點。”他們對傳統的尺度不以為然,心中有著自己獨特的標高。越是杰出者就越勇于沖破流俗,因為他們的目力更能洞察事物的本質,更能窺見大美所在。相比人云亦云者,他們更樂于自己決定怎樣邁步。
這就接近了一個重要的觀念:尺度的核心是個性。或者說,個性決定了尺度的美貌。一條因果之鏈連接了二者。而所謂個性,不過是源自對生活的獨特領悟和由此而生的特異的行為姿態。在常人難以理解之處,特立獨行者憑借自己的尺度成就了不尋常的人生。
越是在這個復制的時代,獨特的個性就越顯得重要。而個性的極致是與尺度的臻于極致互為表里的。然而我們看到的情形卻不容樂觀,眾多的生命樣式都仿佛在一個模子里鑄成,更令人憂慮的是人們對此每每視而不見。據說隨著基因工程等現代科技的發展,人除了得享長壽外,甚至可以定制自己的器官形體,你大可選擇夢露的容貌、喬丹的體型。這當然令人雀躍,但為什么很少聽人談及要為自己選擇獨特的生存尺度呢?為什么不努力將尺度設定的更合理、更美好、更杰出呢?
⒐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 )
a.作者認為,幾乎所有領域、一切事物,都有尺度存在;即使是常人眼里的“另類”,也有他們自己的尺度。
b.第三段列舉維特根斯坦、袁中郎的“另類”事例,并引用梭羅的名言,是為了證明“尺度具有普遍性”的觀點。
c.由于現代可以運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克隆夢露的容貌、喬丹的體型,因此作者認為這是一個“復制的時代”。
d.作者在文末運用兩個問句,對忽視個性的流俗表達了深切的憂慮,就個性化生存發出了熱切的呼喚,引人深思。
e.本文開篇提出“尺度”的話題,接著論述其“相對性”,在闡析其“普遍性”中的“意外”,而后提示出“尺度的核心是個個性”。
答案 bc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分析綜合能力,能力等級c,涉及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等考點。b項,錯在“是為了證明‘尺度具有普遍性’的觀點”,根據原文“尺度具有普遍性,但是也不時會有意外,仿佛當今賽事頻爆冷門”,可知作者意在闡述尺度具有個性,而非普遍性。c項,錯在“由于現代可以運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克隆夢露的容貌、喬丹的體型”,屬誤將未然當已然,此項可從原文“據說隨著基因工程等現代科技的發展,人除看得享長壽外,甚至可以定制自己的器官形體,你大可選擇夢露的容貌、喬丹的體型”得出。同時,本項因果上還出現倒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