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社會科學類閱讀復習教案2
9.下列對“文化自覺”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重視對通識教育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方法的探索。
b.重視對具有文化創(chuàng)造力的知識分子群體的培養(yǎng)。
c.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高遠的人生理想并激發(fā)其生命熱情。
d.注重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地位與國際競爭中的實力。
答案 d
解析 原文末段說:“一個沒有文化自覺的大學,在國際競爭中的實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d項在原文中找不到相關信息,屬于無中生有。
10.下列觀點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
a.大學教育的重要目標在于培養(yǎng)具有民族精神的知識分子而非術業(yè)有專攻的專家。
b.通識教育的價值之一在于突破單純功能主義的教學體制,力保知識分子群體的存在。
c.目前大學教育的最大問題在于偏離社會良知,導致民族命運被操縱于資本邏輯之手。
d.通識教育的推行,能夠提升中國大學的國際地位和大學生在市場經(jīng)濟中的競爭力。
答案 b
解析 a項信息在第二段:“如果大學只能培養(yǎng)出與社會的多元職業(yè)結構相一致的各類專家,那么,我們民族的精神存在將不再可能在一個特定的人群中獲得其自我意識和自我表達。”該項“而非術業(yè)有專攻的專家”無中生有。c項信息源在第三段:“對大學的教學成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的評價標準,已被納入了學分制的軌道。這是一種單純的功能主義的教學體制。”據(jù)前后文,該項“導致民族命運被操縱于資本邏輯之手”無中生有。d項信息源主要在第五段:“通識教育成果與否,將對中國大學的前進和它們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國際地位具有深遠的影響。”該項“大學生在市場經(jīng)濟中的競爭力”原文無此信息。
11.請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主旨。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