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語文考綱解讀復習教案
3.主次不分,本末顛倒
就是將原文中所說的主要的問題說成次要的問題,或將次要的問題說成主要的問題,倒置其關系。
4.過于武斷,夸大其辭
將原文對某一個方面的判斷擴大成對整體的判斷,故意擴大判斷對象的范圍,夸大其辭,或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說成一定會發生,過于主觀武斷。
5.節外生枝,無中生有
原文中本未說到某種觀點或態度,而選項卻脫離原文無端的毫無根據的生出一個觀點或態度,選項的判斷在原文中完全找不到根據。
6.東拉西扯,張冠李戴
將原文中“張”的觀點態度說成是“李”的觀點態度,或將“李”的觀點態度說成是“張”的觀點態度,東拉西扯,混亂不清。
7.不明事理,偷換概念
不明白原文所闡釋的道理,將原文中闡釋的某一概念換成另一概念,也就是原文說的是甲事物怎么樣,而選項說成是乙事物怎么樣,義理混淆不清。
8.不明關系,強拉因果
或將毫無因果關系的兩個事物強拉到一起,并強加因果關系,或將有因果關系的兩個事物的因果關系顛倒,因說成果,果說成因。
出現的詞語有:“許多”變為“各種”,“或許”變為“必定”,“可能”變為“一定”,“和”變為“或”“像”變為“一樣”等。
出現的現象有:“已然”變“未然”,“假設”變“存在”,“或然”變“必然”,“復雜”變“單一”,“普遍”變“特殊”等。
【答題技巧】
總的來說,對論述類文本閱讀的方法技巧有以下幾點:
1、通讀原文。
先仔細閱讀所給的文章,標記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結。了解文章說的是什么事,或講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觀點等。不管是哪一種形式的概括,我們都必須首先通讀全文,然后抓住文章里的那些關鍵性的詞、句,這些關鍵性的詞語或句子多出現在文章的開頭、結尾,還有一些就是在文章的過渡處。有的時候,文章的題目里也透露這作品主旨的天機。總之,文章的一些敏感部位,常常明擺著或隱含著文章的中心思想,我們只有抓住了這些,才能準確的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細讀試題。
對材料有了總體印象后,應根據試題仔細審準題意,弄清題目要求,即從內容上弄清是有關什么的選擇,從選擇標準上看清是選說法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要善于從題干中搜尋隱含的信息。體會命題意圖。題干的設置通常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創設情境、設問角度和命題意圖。前兩者是顯性的,后者則是隱性的,但卻又是最為關鍵的,它直接關系到答題的方向,與命題意圖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確的,要努力通過題干去揣摩命題的意圖。尋找閱讀區間。發掘題干中所隱含的信息,以題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區間的“彼信息”。傳記作品包含了議論和抒情,這些就是答題的重要區間。最終,我們要具有信息篩選與語言轉換整合能力。轉換說法、語言重組、提煉概括等。還表現在試題的題干上,因為高考現代文閱讀試題題干的設置十分巧妙,頗具匠心,具有很重要的暗示作用。因此,要充分發掘題干中所隱含的有效信息,從題干中求啟示,尋求解題的突破口,確保準確答題。
3、題文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