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語文考綱解讀復習教案
論述類文本閱讀答題有一個基本原則:答案就在原材料中。為此,根據題意,從原材料中找出與各個選項相對應的句段,并從這些句段中提煉有效信息,找準已知條件,作為解題的依據。這是答題的關鍵。
4、篩選答案。
做客觀題篩選時一定要注意題干和選項所涉及信息與原文所存在的“變”與“不變”。如果選項在原文基礎上出現了修飾、限制、補充成分的培養,那么就要特別小心是否出現了范圍的擴大或縮小,程度的加深或減輕,數量的減少,是否改變了原有的因果關系、先后順序、主次關系,是否將或然性變成了必然性,預見性變成現實性,將來時變成了完成時等等。
5、準確判斷。
對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必須做出客觀周全的判 斷,不可以偏概全,不可主次顛倒,不可主觀臆斷。文本的主要觀點是隱藏在文本采用的材料之中的,基本傾向是隱含在作者對材料的處理和評說之中的,對文本材料的解讀、對作者材料處理與評議的分析是我們獲取文本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認識的必由之路。離開了對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的準確判斷,就失去了對其進行“負責任”的評價的基礎。
【跟蹤訓練】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會XX屆高三測試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3題。
藝術是否應被資本左右
郭麗君
近日,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的兩件藝術品坐了一回“過山車”。《黃河咆嘯》與《燕塞秋》這兩只曾創下29個交易日瘋漲紀錄的“牛股”,如今已風光不再。一周時間內,原本市值上億的兩幅作品,開始出現大幅下跌,每日徘徊在跌停邊緣。
有專家表示,天津文交所炒作的是實際永遠無法兌現的權證。藝術品權屬具有不可分割性,將藝術品份額化之后進行市場交易,實際上就是一場永遠不可能獲得實物的虛擬資金的擊鼓傳花游戲。
現代藝術成了資本的寵兒,資本竟能瘋狂地切割藝術。金錢似乎成了藝術的唯一標準,市場上賣出高價的作品就是優秀作品。
中國有著最龐大的藝術家后備隊伍,成千上萬的藝術青年在像北京宋莊這樣的城鄉結合部忍受著當下的清苦,憧憬著資本的關注。 他們心中不僅裝滿了濃墨重彩的畫卷,而且還構思著一張張清晰的線路圖,這個線路圖由經紀人、策展人、畫廊、拍賣市場等錯綜復雜地連綴起來。筆者認識的一位宋莊的年輕畫家,他 的妻子兼經紀人關心的是:“他的畫行嗎?”
比如說,像當代畫家葉永青那樣,畫的一只堪稱“簡陋”的鳥竟然拍賣出了25萬元的高價。面對看不懂的千奇百怪的天價藝術作品,人們不禁質疑,這真不是一件“皇帝的新衣”嗎?
天津文交所將不可切割零售的畫作創造性地切割零售了,的確是一個天才的創意,不過這依然難掩藝術品收藏市場巨大的資本泡沫。中國現代藝術的天價是眾多西方收藏家助推的,當這些收藏家開始出售手里的中國藝術作品的時候,這種質疑之聲就從竊竊私語變成了眾生喧嘩。
縱觀全球藝術品市場,明顯的對比就是外冷內熱:國際上總體偏冷,中國總體偏熱。從XX年開始,不斷有消息稱,外國收藏家將拋出手中的中國當代藝術藏品:XX年10月,美國收藏家霍華德?法伯將所藏的44幅中國當代繪畫全部送拍;XX年4月9日進行的香港蘇富比拍賣活動中,全球最大的中國當代藝術收藏機構之一仕丹萊收藏基金將手里的108件中國當代藝術品悉數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