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仿用、選用、變換句式精講精練復習教案
5.對聯式。對聯知識雖然在中學階段沒有系統講解,但是對聯藝術畢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今天的我們應讀繼承和發揚這一藝術傳統。更重要的是,對聯題直接指向的是對考生語文素養的考查。隨著考查的深入,對聯題型定會趨向多樣化。
★仿用句式的應對策略
⑴句式一致。試題往往給出范例句式,或要求與某一畫線句句式相同。這樣,新造語句是否合乎要求、句式是否一致就成了關鍵。如果要求仿寫的是一個短語,那也要考慮短語結構的一致。句式一致是仿寫句子最基本的要求。
⑵內容一致。仿造語句在內容上要與上下文銜接自然,連貫統一,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有機敘述層次或論述結構。它往往要求仿句與所給語境一致,內容貫通,往往還涉及到感情、風格的一致等,如所給例句文采飛揚,充滿褒獎之情,那么所仿寫句子也應與之一致,否則就會顯得很不協調,不統一。內容統一是仿寫句子最重要的要求。
⑶修辭恰當。修辭恰當。仿用句式往往和修辭結合考查,如比喻、排比等,這一要求增加了試題難度,做題時應予以重視,不要顧此失彼。
⑷色調一致。色調,即色彩和格調。仿寫的句子同例句要色彩和諧,不論語境色彩還是感情色彩;除此之外,仿寫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韻趣味,要求內容的哲理性和啟發性。相對于前三項要求而言,這是一項比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學生正確運用基本的語言知識,掌握基本的語言操作技能,而且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審美情趣。
考點三 變換句式
【要點解說】變換句式的基本題型
⑴主動句與被動句的變換
在動詞性謂語句中,主語是施動者,即動作的發出者,這種句子是主動句;主語是受動者,即動作的接受者,這種句子是被動句。一個主謂句,既有施動者,又有受動者,可以按照表達的需要,或者選用主動句,或者選用被動句。下面情況常用被動句:①為了強調被動者,而主動者不需要或不愿或無從說出;②為了使句式整齊;③表示特定的感情。
互換的主要思考點是主語和賓語的變換:主動句變被動句,將主動句的賓語變成被動句的主語,主動句的主語放在“被”之后構成介賓短語作被動句的狀語;被動句變為主動句,將被動句的主語變為賓語,將“被”所帶的對象變為主語,去掉“被”宇。
⑵長句和短句的變換
即通過關聯詞語來勾聯分句的意義,使之成為一個有整體意義的表意單位。如果是結構復雜的單句,便把復雜的成分分解出來,構成具有兒個主謂結構的表意單位。單句變為復句后,表意更有整體性,更有邏輯聯系,更加嚴密。復句變單句的主要方法是:將分句抽出來變為只有一套主渭結構的一個一個細小的表意單位,但要根據意義加上恰當的主語等,也要注意分句間的邏輯關系。復句變單句后,取消了表意的整體性。
⑹口語句式和書面語句式的變換
經常出現在口語中的句式叫口語旬式,它句子較短,結構簡單,少用關聯詞語•通俗易懂,活潑自然。經常出現在書面語中的句式叫書面語句式,它多用長句,結構較復雜,關聯詞語使用較多,嚴謹周密,莊重典雅。
口語句式變為書面語句式或書面語句式變為口語句式,主要在于句子結構的長短轉換以及詞語運用的變化,還要受到人物的身份、職業、文化水準、性格等方面的制約,文體、交際場合等方面也有一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