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文言文綜合閱讀訓(xùn)練
趙概秉性和平,與人沒有怨仇。雖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沒有說什么,但暗地里對別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人們把他比作劉寬、婁師德。(趙概)因張誥被貶職六年,(但)他對張誥念念不忘,張誥死后,趙概對他的家人照顧非常周到。歐陽修對待趙概一向冷淡,(但)等歐陽修有了訟案,只有趙概一個人向皇帝上奏章認為他無罪,說歐陽修是被仇人誣陷,不能讓天下法律(因判罰不當而)被人報怨。歐陽修由此才得以解困,才開始嘆服趙概是一個長者。五、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陽人也。安為人嚴重有威,見敬于州里。初為縣功曹,奉檄詣從事,從事因安致書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郵驛,私請則非功曹所待。”辭不肯受,從事懼然而止。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謀為逆,事下郡復(fù)考。明年,三府舉安拜楚郡太守。是時英辭所連及系者數(shù)千人,顯宗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誣,死者甚眾。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獄,理其無明驗者,條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頭爭,以為阿附反虜,法與同罪,不可。安曰:“如有不合,太守自當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別具奏。帝感悟,即報許,得出者四百余家。 建初八年,遷太仆。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書:“北虜既已和親,宜還其生口①,以安慰之。”詔百官議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譎詐,求欲無厭,既得生口,當復(fù)妄自夸大,不可開許。安獨曰:“北虜遣使奉獻和親,有得邊生口者,輒以歸漢,此明其畏威,而非先違約也。不宜負信于戎狄,還之足示中國優(yōu)貸,而使邊人得安,誠便。”司徒桓虞改議從安。太尉鄭弘恨之,曰:“諸言當還生口者,皆為不忠。”司隸校尉舉奏,安等皆上印綬謝。肅宗詔報曰:“久議沉滯,各有所志。蓋策由眾定,君何尤而深謝?”帝竟從安議。章和元年,代桓虞為司徒。和帝即位,竇太后臨朝,后兄車騎將軍憲北擊匈奴,安與九卿詣朝堂上書誄,以為匈奴不犯邊塞,而無故勞師遠涉,損費國用,徽功萬里,非社稷之計。書連上輒寢。諸卿稍自引止,惟安獨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爭者十上。太后不聽,眾皆為之危懼,安正色自若。 竇憲既出,而弟執(zhí)金吾景專威權(quán),公于京師使客遮道奪人財物。有司畏憚,莫敢言者。安乃劾景驚惑吏人,當伏顯誅,寢不報。竇氏大恨。但安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 (節(jié)選自《后漢書·袁張韓周列傳》)[注]①生口:指俘虜。⒌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楚王英謀為逆,事下郡復(fù)考 考:刑訊 b.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獄 按:查辦 c.帝感悟,即報許 報:報告 d.公于京師使客遮道奪人財物 遮:攔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