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閱讀專題復習教案
如果文章的末尾還有注釋,則這些注釋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注釋如果是交代文章的出處及創作時間,實際上是提示你要“知人論世”。只有結合作者及時代背景,才能準確把握文章的中心。2.抓文章重要語段(1)開頭段落的提示作用和結尾段落的總結作用。多數文章在開頭會有提示性極強的語言,其總說的特點也是篩選并提取文章中的信息的切入點,散文類的文章往往有卒章顯志的特點,結尾的總結性內容常常成為解開全文或所在段信息的關鍵。(2)重視過渡段和過渡句。過渡段或過渡句作為信息點的作用是很大的,我們可以借助其承上啟下、總結上文、提示下文等多種作用來加強對信息的篩選與提取。3.抓住關鍵性詞句,主要指以下四類詞句:(1)關聯詞,關聯詞能用以確定文句的重心所在,如轉折性關聯詞的重心一定是在這一關聯句子的后半部分。(2)修飾性的詞語,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修飾性詞語往往左右了一句話的性質和傾向,諸如“也許、大概、差不多、幾乎、可能、一定”等詞語無疑是考試的重中之重。(3)解釋性詞句,它有助于我們正確理解信息進而準確篩選信息。(4)指代性詞句,指代性語言具有詞少容量大的特點,找準指代性語言就能明確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有機聯系,使文章局部與局部、整體與整體、局部與整體的關系顯得比較清楚。如《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第8段開頭有一句承上啟下的過渡句“正因為這樣,所以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誣蔑的人”,若設題“為什么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誣蔑的人”,這問題在解答時根據指代詞“這樣”推斷其答案區間在上文。(二)把握幾類重要的信息1.明辨同一的信息文章中不同的說法,表示完全一樣的信息,就是同一關系,即某句話就是另外的某句話。2.尋找遙遠的信息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同一觀點的地方可能相距較遠;或者能支持某觀點的句子相距較遠。這些信息并不聚在一處,閱讀中要善于尋找遙遠的信息,使其聚在一起。3.挖掘潛在的信息“潛在”或是言在此意在彼,或是有隱含的話,亦即話外之音。如果離開具體的語境,該句就不再是這個意思了。隱含信息常常隱含在普普通通的文字之中,不善于挖掘將錯失重要的信息。正因為如此,考查也常常在此處命題。4.組合分散的信息有些重要的信息不一定集中在一個段落中,常常分散在文章的各個部分,這些分散的信息組合在一起,恰恰說明某一個問題;或者某幾句組合起來,說明的是一個問題,另外幾個句子組合起來,說的是另一個問題。閱讀中,應該學會將分散的信息組合,或分類組合。5.確認重要的信息說話或寫文章時,反復照應一般都是為了強調。因此從反復強調、照應的詞、句、段中,確認重要的信息,不失為一條重要經驗。(三)歸納整合信息篩選之后,還要對相關的語言材料進行歸納和綜合,并用準確的語言進行信息加工,或把篩選后的信息按要求重新組合后表達出來。具體可采用以下方法:1.直接提取文中的信息。2.對提取到的關鍵詞句,適當進行加工。3.在原文中找不到直接答題信息時,要用自己的話對有關內容進行概括。二、答題步驟第一步,從題干要求出發,確定信息區間。首先是審讀題干,題干是方向,是“命令”,題干規定答題的范圍。其次,要依據題干找準信息區間,確定展開篩選整理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