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社會科學類閱讀復習教案8
答案 ①表現了祈求平安的民族心理;②體現了民族語言的發展;③反映出中華民族講究禮儀的美德;④反
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追求。
17.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筷子比考究而繁瑣的刀、叉、匙使用起來簡易、便捷,比以手抓食禮貌、文明。
b.筷子雖外觀粗樸簡陋,但國人對其情有獨鐘,原因之一是它使用起來方便靈巧。
c.筷子古名為“箸”,其歷史可追溯到商紂時期,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歷史。
d.筷子雖然只是吃飯的工具,但日常生活中正確地使用筷子也是舉止文明的表現。
答案 a
二、(臨沂市高三教學質量檢查考試<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中華民族”族稱考
“中華民族”是近代以來才有的民族學名稱,但是,這個族體已存在數千年之久,其族稱的形成與發展也經歷了數千年的演變。
大約在五千年前,當中華民族開始形成時,其族稱為“華”。漢朝以后,開始出現“中華”的族稱。至十九世紀末,作為近代民族學術語的“民族”概念傳入中國后,“中華民族”這個民族學詞匯也應運而生。雖然“華”“中華”“中華民族”這些族稱之間小有差異,但其內涵卻是一致的,即指定居于中國領土上的所有民族。
“中華民族”的“華”肇始于中國歷史上五帝時代最后一帝舜的名字“華”!叭A”作為族稱見之于《尚書•周書•武成》,意思是指先圣王的后代,即遠古社會的貴族。這是初始的、狹義的內涵。而后來的“華”作為族稱見于《北史•西域傳》,意思是指所有的中國人。這是廣義的內涵。以后,“華”作為族稱從此流傳下來,直到現在,成為約定俗成的對全體中國人的稱呼。即使遷徙到海外,也叫海外華人。如果擁有其他國籍,也叫外籍華裔。
在“華”的族稱形成之后,歷史上一些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朝代名稱,也曾經作為華人的別稱流傳,如秦人,見于《史記•大宛列傳》;唐人,見于《明史•外國真臘傳》;甚至于契丹在北方聲名遠播后,也成了華人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