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十二考案文言文閱讀(史傳體)
c.在沈忠伯處境困難的時候,黃若木先生曾給沈忠伯送來糧食,不僅在生活上幫助了他,而且使他明白了人生的道理。
d.這篇文章所記敘的中心人物是黃若木先生,文章表現了黃若木先生樂于助人、與人為善的美德和清心淡泊、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
15、文言文閱讀。
張雄飛,字鵬舉,瑯琊臨沂人。至元二年,廉希憲薦之于世祖,召見,陳當世之務,世祖大說。授同知平陽路轉運司事,搜挾蠹弊,悉除之。帝問處士羅英,誰可大用者,對日:“張雄飛真公輔器。”帝然之,命驛召雄飛至。
十六年,拜御史中丞,行御史臺事。阿合馬以子忽辛為中書右丞,行省江淮,恐不為所容,改陜西漢中道提刑按察使。未行,阿合馬死,朝臣皆以罪去。拜參知政事。阿合馬用事日久,賣官鬻獄,紀綱大壞,雄飛乃先自降一階,于是僥幸超躐者皆降之。忽辛有罪,敕中貴人及中書雜問,忽辛歷指宰執曰:“汝曾使我家錢物,何得問我!”雄飛曰:“我曾受汝家錢物否?”曰:“惟公獨否。”雄飛曰:“如是,則我當問汝矣。”忽辛遂伏辜。二十一年春,上與朝臣議大赦天下,雄飛諫曰:“古人言,無赦之國,其刑必平。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豈宜數赦!”帝嘉納之,語雄飛曰:“大獵而后見善射,集議而后知能言,汝所言者是。朕今從汝。”遂降輕刑之詔。
雄飛剛直廉慎,始終不易其節。嘗坐省中,詔趣召之,見于便殿,謂雄飛曰:“若卿可謂真廉者矣。聞卿貧甚,今特賜卿銀二千五百兩、鈔二千五百貫。”雄飛拜謝,將出,又詔加賜金五十兩及金酒器。雄飛受賜,封識藏于家。后阿合馬之黨以雄飛罷政,詣省乞追奪賜物,裕宗在東宮聞之,命參政溫迪罕諭丞相安童曰:“上所以賜張雄飛者,旌其廉也,毋為小人所詐。”塔即古阿散請檢核前省錢谷,復用阿合馬之黨,競矯詔追奪之。塔即古阿散等俄以罪誅。
帝慮校核失當,命近臣伯顏閱之。中書左丞耶律老哥勸雄飛詣伯顏自辨,雄飛曰:“上以老臣廉,故賜臣,然臣未嘗敢輕用,而封識以俟者,正虞今日耳,又可自辨乎?”
二十一年,盧世榮以言利進用,雄飛與諸執政同日皆罷。
二十三年,起為燕南河北道宣慰使,達壅滯,黜奸貪,政化大行。卒于官。
(選自《元史•張雄飛傳》,有刪節)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雄飛受廉希憲推薦,世祖召見他,他陳述了當時國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世祖很高興,授予他同知平陽路轉運司的職務。
b.阿合馬讓自己的兒子忽辛擔任中書右丞,巡視管理江淮一帶的事務,阿合馬擔心兒子不被張雄飛容納,就讓兒子改任陜西漢中道提刑按察使
c.忽辛犯罪,世祖下令中貴人和中書省官員一起審問,忽辛說審問的官員都曾經收受過忽辛家的錢物,只有張雄飛沒有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