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要注意語調和語態
所謂語調,是指說話時句子中間高低、快慢、輕重、停頓等變化。不同的感情可以在語調的變化中表現出來。
重音。蘇聯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說過,重音就好像人的食指,指示著節奏中或句子中最主要的詞。例如:
“他叫你明天去。”
“他叫你明天去。”
“他叫你明天去。”
“他叫你明天去。”
“他叫你明天去。”
同樣一句話,重音不同,所強調的意思就不同。
聲調。像音樂里音調的高低是音樂的生命那樣,說話沒有聲調,又怎能感染人呢?不同的聲調可以表達不同的感情。例如,“天啊!這是什么世道啊……”“啊!放火的人竟然是他!”“啊!啊!我一定遵命。”“啊!終于盼來這一天了!”“啊!那么說,你真的答應了。”這幾句話中的“啊”字所表現的感情是有差別的。
速度。一般講話,往往用平均語速,這樣顯得從容不迫,富于表情,易于使人領會。情感越復雜,語速越千變萬化。動作急速,心情緊迫,或者語氣帶有命令式,或者為了加強語勢,往往語速要快。語速還與聽話者有關。對文化水平低的人,對老人和孩子,講話的速度要放慢一些。
停頓。一般規律是:一句話說完要有較小的停頓,一個意思說完要有較大的停頓。有時候,要說的意思比較復雜,句子較長,不能一口氣說出來,中間應該按照句子的成分作短暫的停頓。或者為了強調某一個特殊的意思,也要在句中有停頓。說話時停頓處理得好,可以有效地控制語速,使話語變得流暢而有節奏,從而更好地表情達意。
所謂語態,是指說話時的表情和動作。有的同學語態不雅:平時說話時,手舞足蹈,顯得不夠穩重;當眾講話時,搔首、低頭、摸辮梢兒、玩粉筆、兩腿亂顫、眼望天花板、上身搖晃等,讓聽眾十分不舒服。
在表情中,最重要的是眼神。無論是說還是聽,都應當適度地看著對方的眼睛和面部。還要善于用眼神表現出自己的喜怒哀樂。至于用動作來輔助語言表達思想并沒有固定的模式,一般是隨談話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感情的變化而變化。表情和動作都切忌濫用。
口語交際參考題目
一 講述下面這個幽默故事,講述時要注意為了表達不同感情、強調不同意思而造成的語調區別。
理 解 能 力
一位數學老師把一個特別認真聽課的學生叫到黑板前。
“戈登,想一想,四顆櫻桃放在桌子上,你姐姐吃了其中一顆,桌子上還剩幾顆?”
“幾個姐姐?先生。”
“注意聽!我把這個題目再重復一遍。桌子上放著四顆櫻桃……”
“這是不可能的,先生!現在沒有櫻桃,現在是冬天。”
“戈登!我們假設四顆櫻桃放在桌子上,你的姐姐來了……”
“哪個?”
“什么哪個?當然是你姐姐!”
“啊,我有兩個姐姐,莫尼卡和英格。”
“這是一樣的!注意,一個姐姐拿了一顆櫻桃……”
“莫尼卡和英格是不會只拿一顆櫻桃的,她倆總是什么東西都拿光。”
“但是,戈登,你爸爸只允許她拿一顆櫻桃!”
“這是不可能的,先生。”
“為什么?”
“爸爸出差去了,兩個星期后才能回家。”
“嗯,注意!我現在再把題目講一遍,如果你再插話,你就到自己的座位上站著。嗯,桌子上放著三顆,不,是四顆櫻桃,你姐姐從中拿了一顆櫻桃,桌子上還剩幾顆?”
“沒有了。”
“什么?你怎么會答出這樣的答案?”
“因為我吃了剩下的櫻桃——我最喜歡吃櫻桃了。”
二 設計好姿態、動作和對話,表演以下情景。
1兩個久別的朋友在街上偶然相遇
2一個挑剔的顧客和一個不耐煩的售貨員發生了爭吵
3幾個在車站久等公共汽車的人,一邊抱怨,一邊盼望公共汽車快點到來
4考試卷子發下來以后,考得好的同學和沒考好的同學的不同表現
三 用手勢動作配合,講述下邊這個故事,體會怎樣運用手勢動作來幫助表達思想。
烏鴉和狐貍
關于阿諛拍馬的故事,我們不知聽過多少遍了,然而總是沒有用處,拍馬屁的人總會在我們心里找到空子。
上帝不知怎么賞給烏鴉一小塊乳酪,烏鴉躲到一棵樅樹上。它好像已經安頓下來,準備享受它的口福了。但是它的嘴半開半閉著,含著那小塊美味的東西在沉思。
不幸,這時候跑來一只狐貍,一陣香味立刻使它停住了。它瞧瞧乳酪,舔舔嘴。這壞東西蹺起腳,偷偷走近樅樹。它卷起尾巴,目不轉睛地瞅著。它那么柔和地說話,一個字一個字都是細聲細氣的。
“你是多么美麗呀,甜蜜的鳥,那脖子,唷,那眼睛,美麗得像個天堂的夢!而且,怎樣的羽毛!怎樣的嘴呀!只要你開口,一定是天使的聲音。唱吧,親愛的,別害臊!啊!小妹妹,說實話,你出落得這樣美麗動人,要是唱得同樣美麗動人,那么,在鳥類中,你就是令人拜倒的皇后了!”
那傻東西被狐貍的贊美搞得昏頭昏腦,高興得連氣也透不過來了。它聽從狐貍的柔聲勸誘,提高嗓門兒,盡烏鴉的所能叫出刺耳的聲音:“啊——”
乳酪掉下去了!乳酪和狐貍都沒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