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社會科學類
(摘編自萬明《明代白銀貨幣化:中國與世界連接的新視角》)
5.下列對于“明代白銀貨幣化”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由于明初朝廷禁用金銀進行交易,因此白銀貨幣化的進程并沒有開始。
b.正統初年明英宗頒布“弛用銀之禁”的詔令,表明白銀開始貨幣化。
c.明代白銀貨幣化雖然是從民間開始的,但后來朝廷的推行加快了它的進程。
d.明代嘉靖年間,整個中國對白銀的巨大需求促使白銀成為了合法貨幣。
答案 c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明代嘉靖年間,由于國家經濟惡化,財政困難,最終形成了白銀入不敷出的局面。
b.16世紀中葉以前日本向中國輸出刀劍、扇子、屏風、硫磺等,白銀并不占主要地位。
c.戈迪尼奧之所以稱中國為“吸泵”,是因為明代中國吸納了全球數量龐大的白銀。
d.白銀貨幣化標志著中國農業經濟向商品經濟的轉變,和中國商品的進一步走向世界。
答案 a
7.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16世紀中葉以后,在日本各種輸出品中,最受中國歡迎并得到大量交易的是白銀。
b.西方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是尋求黃金,因此西班牙早期在美洲的主要礦產是黃金。
c.美洲白銀不僅從菲律賓,也從歐洲經過印度流入中國,這就帶動了更多地區的貿易。
d.晚明時期,中國對于白銀的巨大需求,是當時世界經濟全球化開始形成的根本原因
答案 d
二、(08天津)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綠色經濟是一種新經濟,它既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又是人類創造綠色財富的經濟。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綠色經濟包括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分配、綠色消費。綠色經濟以高科技為手段,一方面通過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高科技的綠色產品極大地占有市場,成為經濟生活中的主導部分,使廣大低收入者能夠買得起綠色產品,實現社會公平;另一方面,它又要在自然資源承載能力的范圍內,把技術進步限定在有利于人類、有利于人類與大自然相互關系的軌道上,使社會生產、流通、分配、消費過程不損害環境與人的健康,即按照人類生活或生存的方式來求得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