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呼吁》課案設計
提問:為什么要反對貴賤高低之分?
明確:因為這標準是純主觀的,而且會造成隨意破壞或者傷害他種生物的后果。當時(二戰時)納粹就曾以“猶太人是劣等民族”為借口,大肆屠殺猶太人。
3、學生互相質疑、答疑,完成對難句的理解。
4、延伸:執法機關判處殺人犯死刑,根據史懷哲的觀點,你認為是“善”還是“惡”?(結合課后第二題的闡釋。)
學生討論后回答,理解了“尊重生命”的真正內涵。
㈢ 分析如何實現呼吁的內容以及當今世界狀況。(怎么做)
過渡:現在我們已了解了史懷哲的觀點,但他為什么要提出這個觀點呢?他是針對當時人類社會的現狀提出的。(針對性)
1、學生根據自己搜集的材料簡介背景。
2、學生讀3—7自然段,思考:
⑴ 文中認為哪些危險正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⑵ 對此,人類應該怎么做?
3、學生討論后回答:
⑴ 暴行、疫病、戰爭等危險正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⑵ 人類應該反對暴行、提倡善行,防治疫病、奉獻愛心,反對戰爭、主張和平。(板書關鍵詞)
4、質疑重點句,尤其是一處比喻、兩處引用的含義、作用
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明確。
5、聯系現實
這次演講是在1954年,但是,50年后的今天,上述的這些危險還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讓學生舉出實例,教師邊用多媒體顯示相關圖片邊總結),總結如下:
⑴ 暴力方面:巴以沖突(以暴易暴)、本•拉登、9•11事件等;
⑵ 疫病方面:非典、禽流感、愛滋病、猴痘、瘋牛病等;
⑶ 戰爭方面:已經發生的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依然存在的朝鮮問題、中國臺灣問題……
“二戰”涉及61個國家和世界80%的人口,歷時六年,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災難;而當今如果爆發世界大戰,將可能演變為不可控制的核大戰,那將是“你死我不活”的滅絕人類的災難。
六、欣賞配樂散文朗誦《敬畏生命》(張曉風),增強對史懷哲“敬畏生命”這一倫理的感悟
七、課堂小結
全文思路:這篇演講詞開門見山提出觀點,呼吁人類重視尊重生命的倫理;接著分別從反面、正面稍加論證,指出懷善去惡是這個倫理的核心內容;最后聯系實際,指出如何在實際生活中貫徹這個倫理。先講是什么、為什么,再講具體怎么做,層層推進,步步深入,邏輯性強。
八、拓展延伸
比較《我的呼吁》與《我有一個夢想》在文體、內容、手法等方面的異同。
(學生討論后回答,教師歸納。)
九、作業
以《我的呼吁》為題目,寫一篇演講詞,要求觀點鮮明、邏輯性強,并適當使用排比、比喻等修辭。
十、結束語
最讓我們感動和受到鼓舞的,是作者所呼吁的平等、博愛與和平的精神,最讓我們敬重的是他對生命的敬畏。而作為高中生的我們,目前對現狀只能從精神上去呼吁;但從小事上,我們卻不難做到“田里的青蛙不要逮,地上的小草不要踩”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懷著一顆善良的心,做一個善良的人,善待自己,善待別人,善待一切!
(播放麥克爾•杰克遜的《拯救地球》)
十一、板書設計
反對:貴賤高低 反對暴行、提倡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