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一輪文學常識典故復習2
【泰山頹】《禮記•擅弓上》:“孔子蚤(早)作,負手曳杖,消搖(同“逍遙”)于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人,當戶而坐。……(子貢)趨而人,夫子曰:‘賜,爾來何遲也?夏后氏殯于東階之上,則猶在阼(東階)也;殷人殯于兩楹之間,則與賓主夾之也;周人殯于西階之上,則猶賓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疇昔之夜,夢坐奠于兩楹之間。夫明王不興,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將死也。'蓋寢疾七日而沒。”o喻指人去世。唐王灣《哭補闕亡友綦母學士》:“泣為洹水化,嘆作泰山頹。”另參見地理部•土石“泰山毀”、器用部•宮室“奠楹”、人事部•睡夢“夢楹”。
【斃長途】參見天文部•天體“夸父逐日”。o指勞累而死。唐僧鸞《苦熱行》:“飲流夸父斃長途,如見當中印王字。”
【得牛眠】參見九流部•雜技“卜牛眠”。清趙翼《為偉兒得葬地感賦》之二:“忽欣來蝶夢,恰報得牛眠。”
【惜余香】三國魏曹操《遺令》:“汝等時時登銅雀臺,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指眾妾)無所為,可學作組履賣也。”o喻臨死前對妻兒的思念。南朝梁沈約《八詠詩》:“一朝賣玉碗,眷眷惜余香。”另參見地理部•城建“銅雀分香”、器用部•衣冠“賣西陵履”、器用部•日用“分香”。
【郭泰碑銘】《后漢書•郭泰傳》:“明年春,(郭泰)卒于家,時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來會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為其文,既而謂涿郡盧植曰:‘吾為碑銘多矣,皆有慚德,唯郭有道無愧耳。'”o稱頌人生前品行。唐羅隱《圍城偶作》:“自從郭泰碑銘后,只見黃金不見人。”另參見器用部•宮室“郭碑”、文明部•文章“有道銘”、人事部•謬誤“蔡邕愧”。
【黃壚別】參見器用部•宮室“黃公肆”。清袁枚《挽范莪亭孝廉》:“何圖白首逢,遽作黃壚別。”
【懸劍】參見倫類部•師友“掛劍”。唐駱賓王《夕次舊吳》:“懸劍空留信,亡珠尚識機。”
【嗟龔勝】參見政事部•忠直“龔勝恥事新”。唐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之一:“楚國一老人,來嗟龔勝亡。”
【醉后悲】參見人事部•情感“咽羊曇”。唐司空曙《哭苗員外呈張參軍》:“季子生前別,羊曇醉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