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第一輪文學常識典故復習19
人物/帝王【黃帝上天】參見九流部•神仙“乘龍”。唐李賀《苦望調嘯引》:“當時黃帝上天時,二十三管咸相隨。”
【歌帝力】參見文明部•歌舞“擊壤歌”。宋黃庭堅《次韻寅庵四首》之一:“閑與老農歌帝力,年豐村落罷追骨。”
【獻堯蓂】《竹書紀年•帝堯陶唐氏》:“又有草夾階而生,月朔始生一美,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后日落一美,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萁莢,一曰歷莢。”o歌頌帝德。唐司空曙《和耿拾遺元日觀早朝》:“大官陳禹王,司歷獻堯真。”另參見天文部•時令“莫全落”、植物部•草本“真莢”。
【奏虞韶】《尚書•虞書•益稷》:“《蕭韶》九成,鳳皇來儀。”孔安國傳:“《韶》,舜樂名;言蕭,見細器之備。”o稱頌帝王。唐黃頗《風不鳴條》:“太平無一事,天外奏虞韶。”另參見文明部•禮樂“簫韶曲”。
【舜詠】《禮記•樂記》:“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o詠帝王為政圣明,或指古雅之樂。唐袁朗《賦飲馬長城窟》:“湯征隨北怨,舜詠起《南風》。”另參見天文部•氣象“舜風”、文明部•禮樂“舜樂”、文明部•禮樂“舜琴”、文明部•詩詞“南風篇”、文明部•歌舞“舜歌”、政事部•治理“整舜弦”。
【開三面網】參見器用部•其他“祝網”。唐竇鞏《唐州東途作》:“天子欲開三面網,莫將弓箭射官軍。”
【垂裳】參見人物部•圣賢“垂衣”。唐李隆基《送張說巡邊》:“端拱復垂裳,長懷御遠方。”
【周公吐哺】《韓詩外傳》卷三:“成王封伯禽(周公之子)于魯,周公誡之日:‘往矣!于其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o喻殷勤禮待賢士,或喻為政事而操心忙碌。三國魏曹操《短取行卜”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另參見人體部•頭面“三握發”、器用部•飲食“三哺”、政事部•議政“吐握”。
【武王夢】參見地理部•土石“傅野”。o喻帝王賞識人才。唐徐夤《東歸題屋壁》:“見說武王天上夢,無情曾與傅巖通。”
【定鼎】參見器用部•器皿“周鼎”。唐沈佳期《龍門應制》:“先王定鼎河山固,寶命乘周萬物新。”
【楚襄王】參見人事部•情感“朝云暮雨”。唐儲光羲《雜詩二首》之二:“鄙哉楚襄王,獨好陽云臺。”
【買駿骨】參見器用部•珍寶“死骨千金”。唐杜甫《贈崔十三評事公輔》:“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
【勾踐】《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越王(勾踐)念復吳仇,非一旦也。苦身勞心,夜以繼日。目臥則攻之以費,足寒則漬之以水。冬常抱冰,夏還握火。愁火苦志,懸阻于戶,出人嘗之,不絕于口。”來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仆受過以來,臥棉嘗膽。”o喻 敗后刻苦自礪,奮發用強,報仇雪恥。唐劉駕《姑蘇助_;“勾踐飲膽日。吳酒正滿壞。防參見地進郊。水 抱冰”。器用部。日用“握火丶槽用份份用9臥爵”、人事都,行止”臥薪嘗膽”、人事部•志田昭陽——。
【封五樹松】鄉見植物部•木本“大夫松”。北周庾信《陪駕幸終南山和字文內史》。“水奠三州石,山封五樹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