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總復習講座 語言表達•壓縮語段
2.善于概括 巧用指代
無論是書面表達還是口頭表達,都不能總是具體敘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敘述和概括結合起來,表達才能簡明。再者,運用必要的復指成分,也是表達中不可少的。不用復指成分,就會啰嗦。
3.避免重復 刪除多余
魯迅在談到自己的寫作經驗時曾說過:盡量刪除可有可無的文字。這是確保表達簡明的又一方法。
例3:讀下面的一則報道,本著語言文字要簡明的原則,完成文后兩題。
科學院舉行超對稱性和超引力學術討論會
為加強基礎理論工作和準備參加國際性粒子物理會議,中國科學院最近在鄭州舉行全國超對稱性和超引力問題學術討論會。對超對稱性和超引力的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
“超對稱性”和“超引力”是70年代在國際上才引入物理學中的新概念。在這次會上,介紹了當前國內外對于超對稱性和超引力問題研究的情況,展開了熱烈、自由的學術討論,在某些問題上提出了一些新見解。
(1)應刪除的兩處語句是(寫畫線處的序號)
(2)應簡略的一處語句是(寫畫線處的“序號”) ,這句可改為
這是一則完整的報道,有標題,有導語,有主體。一般說來,標題應是導語內容的概括,導語應是主體部分內容的概括。據此,這篇報道的標題概括地敘述了舉辦單位、會議內容、會議性質,因而①是必須有的,不能刪除。導語共有兩句話。第一句概括敘述了會議的目的、舉辦單位及時間、會議的內容和性質,因而②不是可有可無的。但是,因為第一句已經表達了導語該有的內容,再來一句說明會議的內容,便同前一句重復,所以②是必須刪除的,否則就顯得啰嗦、累贅,而不簡明。主體部分首句交代“超對稱性”和“超引力”問題的由來,因而④是不能刪除的。因為標題、導語都已經說明會議是“學術”討論會,所以⑥的“學術”是與上文重復的,可有可無的,應當刪除。再看主體部分的⑤。因為上句已經出現了“超對稱性”和“超引力”這兩個概念,⑤處再一處出現,讀來顯得重復累贅,但又不能刪除。倘使刪除,是介紹國內外的什么情況又不明確,因此應該改用指代性詞語作復指,如改為“對于這兩個問題”,就會既“簡”又“明”。有同學認為⑦應該刪除,這是不對的。因為它是對這次學會討論會所取得成績的評價,沒有最后這一分句,報道的主體部分便不完整。
這道高考題比較集中地反映出要做到語言表達簡明應從三個方面作努力:一是圍繞中心、抓住要點;二是巧用復指,善于概括;三是避免重復,刪除多余。
當然,從中學生的表達來說,還要避免濫用修飾,濫加形容。
三、怎樣避免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令人誤解或費解,是常見的語病,也是與“簡明”的要求相違背的。怎樣避免?
1.少用單音節詞,多用雙音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