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議論文寫作詳解
1、怎樣從材料中提煉觀點?
總的來講,要認真閱讀分析材料,把握材料的實質,抓住材料的中心,抓住中心句和關鍵句。具體來講,可根據材料性質具體分析:
(1)若材料是寫人的,可根據人物的語言、行動來分析人物的性格,根據性格來提煉觀點;
(2)若材料是寫事的,應弄清事件的意義,根據其意義來提煉觀點;
(3)若給的材料是一些現象,要分析其現象的本質,根據其本質來提煉觀點;
(4)若給的材料是結果性的,要分析其結果產生的原因,根據原因來提煉觀點;
(5)若材料是寓意型的、象征型的,要通過材料抓住寓意,根據寓意來提煉觀點。
此外,觀點的表述一定要明確、完整,可以用單句,可以用復句,也可以用陳述句或否定句、疑問句、感嘆句。
2、怎樣自擬題目?
這個問題應當引起重視,在考試中有不少考生對題目自擬不重視,因此2分被扣得可惜。擬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可以擬成論題型的。
(2)可以擬成論點型的
(3)可以用上議論型的標志,如“論、小議、有感”等等。
二、議論文結構
議論文寫作有沒有一個便捷的套路?就一般而言,議論文寫作是有一個便捷的套路,那就是古人常說“起承轉合”。所謂起,就是開門見山端出論點;所謂承,就是分析論點,指出如此會怎樣,不如此又會怎樣;所謂轉,就是轉而說開去,用舉例的方式證明論點,因而也是全文的主體部分;所謂合,就是全文結尾,與開頭部分遙相呼應,再次肯定論點。運用這樣一種便捷的套路,它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一可以節省寶貴的時間,因為輕車熟路;二來眉清目秀,極有條理;三不會引起閱讀歧義。
實踐中,可以將“起承轉合”具體細化為以下訓練思路:
(一)一個原則,兩套思路,三種模式
例五
語言,架起溝通的橋梁
人類與其它動物不同的其中一個地方,就是人類有自己獨特的語言,語言為人類彼此間的溝通架起了一座橋梁。通過這座橋梁,我們才能了解彼此的需要,感受彼此的心情,分享彼此的悲喜。
語言,有時是化解誤會的良藥。趙國的大將廉頗因妒忌相如被趙王器重,揚言要使他難堪。而相如卻處處避免發生沖突。眾人不解。相如的一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道出了他的用意。這句話亦使廉頗瞬間消除了對相如的偏見,負荊請罪,最終與相如成為刎頸之交。相如的那句擲地有聲的話化成了兩位大臣心靈的橋梁,使他們的心能夠得到溝通,使廉頗能夠了解到相如的人格。語言,是傳遞信息的載體,通過語言,許多誤會得以消除,那么,心靈的隔閡也可以被沖移了。
語言,是傳遞關愛與理解的信鴿。現代許多家長抱怨說孩子總是不聽自己的話,許多孩子也埋怨家長老是不理解自己,總是束縛自己。這種狀況發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太少。有的家長什么都不讓孩子做,只要求他好好讀書,不要分心,這不能算是關愛。真正的關愛應該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有一些家庭會每天騰出一點時間來,讓大家能夠說出內心所想的和所希望的,父母仔細聆聽兒女的驚訝聲,兒女默默記信父母的教誨和期望。彼此的了解促進了彼此的溝通。語言就像信鴿一樣,把一方的心聲傳送到另一方,從而理解得以建立,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理解,令家長找到表達關愛的最佳方式,亦令孩子體恤家長,懂得該如何報答父母,彼此的語言交流,令溝通與理解的大門敝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