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語文提分策略:病句
a.省廳發出關于“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通知后,蘇北和蘇中的部分學校仍變相補課,被通報批評。
b.該煤礦管理混亂,導致礦難發生,使數名礦工遇難,上級部門給予礦長撤職處分,并責令其賠償死難者20萬元人民幣。
表意不明 c.該記者沒有按照報社領導的要求,如實報道了地方政府治理污染不力、影響群眾生活質量的問題,受到了停職處分。
d.巴以新沖突將成為奧巴馬上任后遭遇的首個重大國際危機,這個危機將直接考驗奧巴馬的外交智慧和危機處理能力。 【解析】 a項,范圍不明確,“蘇北和蘇中的部分學校”有歧義。b項,數量不明確,賠償死難者是“每人20萬元人民幣”,還是“合計20萬元人民幣”?c項,關鍵詞語的內涵不明確,“報社領導的要求”是什么?是“如實報道”,還是“不如實報道”?
【答案】 d 2.下列各句表意明確的一句是( )
a.學校通知,全校教職員工下午四點到西階梯教室開會。
b.我們兄弟手足情深,怎能丟下生病的哥哥和弟弟去看演出呢? c.北京奧運會上,一名大力士因服用興奮劑被責令回國不得參加比賽。
d.在離開學校已經20年的今天,也已為人師表的我還清楚地記得那次勞動之后老師對自己的評價。 【解析】 b項“看演出”的歸屬不明,是“丟下生病的哥哥”和弟弟去看演出呢,還是“丟下生病的哥哥和弟弟”自己去看演出呢?c項是歧義句,是“被責令回國,不得參加比賽”,還是“被責令:回國不得參加比賽”?d項指代不明,“自己”是代“老師”,還是代“我”?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
a.搜集史料不容易,鑒定和運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國過去大部分史學家主要精力就用在這方面。
b.亞洲的朋友擔心,日本淡忘歷史會成為社會的風潮,導致自己陷入孤立而不能自拔。 c.他有一本郭沫若的書,我向他借,他不肯。
d.蔡元培廣羅人才,各派人物云集京師大學堂,北大一時既是新文化成長的園地,又是新舊文化激烈交鋒的場所。 【解析】 a項“這方面”指代不明;b項“自己”是指“亞洲的朋友”還是“日本”,指代不明;c項“郭沫若的書”是指郭沫若寫的書,還是屬于郭沫若的書,概念不清。
【答案】 d 1.下列各句中,沒有邏輯錯誤的一句是( )
a.為了避免不再發生類似侵權行為,不再讓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公司將改進操作規程,完善內部管理,規范經營行為。
b.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干部已經明確認識到,通訊的暢通與否,是招商引資的重要籌碼。
不合邏輯 c.把目前流行的中式服裝稱為唐裝,嚴格地講是不確切的,它其實是清朝馬褂的一種延續。
d.面試開始,按照抽簽順序,1號候選人率先被召進了外企老總辦公室。 【解析】 a項否定不當,刪去第一個“不再”;b項“暢通與否”是“重要籌碼”,兩面對一面,刪去“與否”;d項“率先”與“被召進”前后矛盾。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沒有邏輯錯誤的一句是( )
a.春天來了,長江大橋邊開滿了各種各樣的鮮花,最引人矚目的是桃花、杏花和菊花。
b.如今的手機已不再是單純的通信工具,因而成為人們生活中的貼身伴侶,用來盡情表現個人品位。 c. 21世紀的整個世界面臨技術革命的“第三次浪潮”,適者生存,誰不是強者,誰就不屬于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