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衛生院三支隊伍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鄉鎮衛生院三支隊伍學習心得體會 篇1
鎮黨委書記、農村黨支部書記和致富帶頭人是農村基層穩定發展的關鍵。
鄉鎮黨委書記是基層穩定的關鍵。鄉鎮黨委書記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執行的終端,黨委書記是否能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成為鄉鎮黨委書記在基層中否贏得群眾認可、得到上級黨委肯定的關鍵。心中有黨,就會堅定不渝不打折扣地貫徹執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心中有民,就會凡事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心有中責,就會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時刻牢記宗旨,以時不我待、敢于擔當、馬上就辦的作風開展各項工作;心中有戒,就會時刻警醒自己,不可越雷池半步。這樣的鄉鎮黨委書記,各村級黨組織必服膺之、服從之、服務之,自上而下牢固的政治環境自然形成。
村黨支部書記是基層發展的關鍵。趙樂際部長在江蘇常熟市蔣巷村調研時指出,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關鍵是選好配強黨支部特別是好的帶頭人。村黨支部書記是黨在基層一線與群眾最貼近的干部,村黨支部書記的道德品行、黨性觀念、能力素質直接影響黨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一個好的村黨支部書記會把全村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會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會帶領群眾一起為全村的發展想辦法、出點子,能把廣大群眾緊緊地凝聚起來,良好的發展環境逐步形成。
農村致富帶頭人是群眾致富的關鍵。穩定的政治環境、發展環境形成,就差能夠引領、帶領群眾致富的領路人。農村致富帶頭人成為群眾致富增收的關鍵點,他們有一定的市場經驗、經濟頭腦和實用技術,了解當地的地理環境、群眾需求,能把外部的市場需求與群眾的生產有效結合,幫助群眾增收致富。加強農村致富帶頭人培訓,促進他們由“經驗型”向“知識型”、“技術型”轉變,由傳統小農思維向現代企業家思維轉變成為當前基層黨建工作的重點。
鄉鎮衛生院三支隊伍學習心得體會 篇2
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選好帶頭人是關鍵。貴州同步小康,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村,必須大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創新培養選拔機制,將黨性強、能力強、改革意識強、服務意識強的優秀黨員,充實到基層黨組織書記崗位上來,著力建強鄉鎮黨委書記、村支部書記和農村致富帶頭人“三支隊伍”,選好同步小康“領頭雁”。
鄉鎮黨委書記在把握鄉鎮發展的決策中起主導作用,在執行中起指揮作用,在班子中起凝聚作用。選好鄉鎮黨委書記,直接關系到鄉鎮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效和服務群眾的水平。要堅持好干部標準,嚴格程序,改進方式,好中選優,選拔政治堅定、發展能力強、能夠駕馭全局、善于抓班子帶隊伍、民主作風好、清正廉潔的干部擔任鄉鎮黨委書記。注重選拔鄉鎮工作經驗豐富,特別是具有工業經濟、城鎮規劃建設、現代農業、社會管理等相關工作經歷或專業背景的優秀干部。
村支部書記直接面對群眾,服務群眾。培養選好一大批“小康村支書”,農村群眾奔小康就有了主心骨。“選”的方式要多一些,可以從本地優秀黨員中挑選,注重從優秀大學生村官和創業帶富能手、復退軍人、返鄉農民工等人才中選拔。沒有合適人選的,可以從縣、鄉干部中選派,科局長也可以派。
農村致富帶頭人是激活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要深化黨員創業帶富工程,帶領群眾學到致富本領,帶出共產黨員的精氣神,帶出群眾對黨的信任和希望。從農村致富帶頭人中培養黨員、培養村干部,是優化基層黨組織書記來源結構的有力之舉。要注重選拔政治素質好、群眾威信高、帶領群眾致富能力強的黨員擔任村黨組織書記。
建強“三支隊伍”,要強化培養鍛煉,提升能力素質。加大培訓力度,把提升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的能力,作為培訓的主要內容,推動優質培訓資源向基層延伸,確保基層組織帶頭人有時間培訓,有平臺提升。重視基層黨組織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加強動態管理,落實培養措施,有針對性地組織他們到上級機關、“5個100工程”的主戰場、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等掛職鍛煉,砥礪成長,著力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后備干部隊伍。
建強“三支隊伍”,要堅持從嚴要求,監督激勵并重。完善考核評價體系,以工作實績、發展能力、作風狀態和廉潔自律為重點加強考核管理,推動鄉鎮黨委書記、村支部書記履職盡責。加強監督約束力度,強化日常管理,健全鄉鎮黨委書記報告重要工作、重要情況、重大問題等制度,全面推進“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使村黨務政務接受黨員和村民監督。注重從優秀村干部、優秀駐村干部、優秀大學生村官中選拔鄉鎮干部,特別優秀的可選拔進入鄉鎮領導班子。進一步完善“招錄到基層去,遴選從基層來”的公務員培養選拔制度,關愛基層干部、培養基層干部。通過激勵保障,讓“三支隊伍”、讓基層干部有盼頭、有干頭、有奔頭。
鄉鎮衛生院三支隊伍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嵐皋縣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黨務工作者、黨員三支隊伍建設為核心,不斷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規范化、科學化水平。一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結合軟弱渙散黨組織集中整頓,農村堅持“黨性觀念強、雙帶能力強、發展能力強、服務意識強”的四強標準,通過“選、派、引”等方式,大力選用有見識、思路寬、善致富、講奉獻的村級黨組織帶頭人。社區、機關、事企業單位、非公企業、社會組織把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作為整頓的硬性任務,對空缺的全部選配到位,對不勝任現職的及時進行調整。今年通過開展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對2個長期不履職的基層黨組織書記予以了撤換,對6個班子不齊的進行了重新任命,從縣、鎮機關下派第一書記44人,培育后備干部120余人,實現了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無空白。
二是加強基層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針對部分機關、鎮黨務工作者年齡老化、后繼乏人的問題,通過公開選調、招錄等方式,將一批熱心黨務、精通業務的人員充實到黨務工作者隊伍中來,近年來全縣共有14名大學生村官通過選調、招錄等方式成為基層專職黨務工作者。針對非公黨建較為薄弱的現狀,從相關部門和所屬鎮機關中選派37名優秀年輕干部到非公黨組織擔任黨建指導員或企業副支書,指導非公企業開展黨建工作。同時按照政治堅定、業務精通、落實有力的要求,加強組織員隊伍建設,建立組織員管理培訓和考核激勵制度,有效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三是加強基層黨員隊伍建設。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做好黨員發展工作。注重在青年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重視在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中發展黨員。堅持用黨員標準衡量,用參加組織生活和完成組織交辦的任務情況,用紀律和制度要求對照,用民主評議結果和群眾口碑考察等綜合手段,積極慎重穩妥地處置不合格黨員。同時嚴格黨員日常管理,廣泛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三聯共建”,包組連戶等活動,搭建黨員發揮作用的平臺和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