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建設方案
ø 數據庫結構調整改造。遵循電子監察系統平臺的標準和規范,充分滿足電子監察系統數據需求;要與行政審批改革清理公布的結果保持一致;要保證政務公開的數據與業務系統操作中的數據一致。
ø 數據采集接口建設。建設行政審批服務平臺與行政審批實施業務部門的接口,采集行政審批業務中的需要監察的數據,并通過該接口與行政審批業務部門的業務數據保持同步。
ø 數據上傳接口建設。建設行政審批服務平臺與電子監察系統平臺之間的接口,將監察所需數據項上傳給市級平臺,并實現監察系統平臺數據與行政審批平臺數據同步。
ø 原有功能改造。根據增加的監察數據項和過程數據,對所涉及到的現有功能要進行必要改造,主要要改造的功能有辦件部分、中心管理部分、接口部分、相關審批等。
2)南海區行政審批服務平臺改造。南海區需要在現有行政審批服務平臺的基礎上,根據市電子監察系統建設的標準和規范,進行現有行政審批服務平臺的改造,并按要求向市平臺上報數據。
3)順德區行政審批服務平臺的建設。順德區行政服務中心暫未建成統一的行政審批服務平臺,應在市電子監察系統建設標準和規范的指導下盡快完成統一行政審批服務平臺的建設,并按要求向市平臺上報監察數據。
2、 行政審批項目流程梳理和數據規范
按照市統一制定的市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建設標準和規范,對各業務部門的行政審批項目進行流程輸理和數據規范。
3、 建設區行政審批平臺與各審批業務系統的接口
在完成業務部門審批項目流程梳理和數據規范工作之后,按照市電子監察系統建設的標準和規范建設各業務系統和行政審批平臺之間的接口,以便監察數據項的采集。
投 入 方 式 外包
一次投入費用 330萬
項目研發進度 .4—XX年.1
cio的作用和貢獻
一市五區建立強有力的領導小組負責該系統建設的全面領導和宏觀調控。領導小組主要負責組織協調系統建設中的各方關系、批準系統建設工作方案項目建設合同、批準系統建設項目的立項和啟動、指導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的應用。
“項目辦”是項目管理、協調、監督和實施的責任單位,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和各種管理規范。該項目辦由紀委監察局、行政服務中心、信息產業局相關科室聯合組成,是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建設領導小組的常設辦事機構,負責系統建設的日常工作,項目辦的主要負責起草有關文件、審核項目的立項和規劃、提出項目的初步預算方案、制定系統建設的具體實施計劃、組織項目建設的招標、投標、評標和定標工作、組織對項目建設的施工監理、竣工驗收工作。“項目辦”直接向領導小組匯報,以真正發揮管理作用。
調研小組實施調研,明確使用行政審批平臺的項目、不使用行政審批平臺的項目,根據此兩種項目的數目、監察中心的建設任務、審批平臺的建設或改造工作量,三者結合對項目總投資額進行估算。
根據佛山市的建設任務、預算,進行立項和招標,同時與建設監理單位進行協商,簽定監理合同,全面推進項目的實施。
在市級建設中由市紀委監察局牽頭,行政服務中心業務協作,信息化主管部門技術支持;區級建設中由區監察局牽頭,區行政服務中心業務協作,區信息化主管部門技術上支持。各區要進行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以及監察中心的建設。目前佛山市一市五區都已經建立了行政服務中心,所以這一部分內容不需要重新進行建設,但一市五區都未進行監察中心的建設,一市五區都要在行政服務中心建立電子監察中心(掛牌電子監察室)。
系統具有實時監控、預警糾錯、績效評估、信息服務等基本功能,通過這些功能的開發啟用,達致以下建設目標:
(一) 強化行政監察工作成效
實現對行政審批辦理情況進行數據視頻、實時、全程和自動監控,使監察方式由事后監察變為事前、事中、事后監察相結合,從源頭上防治利用審批權進行權錢交易的腐敗行為。同時,對超期限行政審批自動進行預警糾錯,對行政效能進行綜合考核和評價,并將考核結果進行定期公布,促進提高行政效能,改進行政服務。
(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公布行政審批改革成果,明確市、區兩級審批事權限;規范審批辦理,明確辦事指南,促進政務公開。利用電子程序控制審批設定、審批辦理等權限,簡化監督管理工作;并通過建立行政審批數據共享平臺,推動審批方式創新,優化審批流程,進一步縮短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
(三)推動行政管理創新
落實市委、市政府簡政放權的重要決策,建立科學合理的對市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監控機制,保證事權下放到位,辦理規范。利用行政審批信息資源的共享與互動,督促行政審批關口繼續向行政管理基層、向經濟建設前線靠攏,使行政審批依法、高效、便民,推動形成“同城生活、同城便利”政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