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社會科學類四年聯考題匯編
網絡游戲行業之所以出現一些唯利是圖的行為,主要原因在于對經濟效益的追逐,在于應對非常激烈的市場競爭的需要。網絡游戲行業的一些從業者存在認識上的錯誤,沒有把自己當作文化的創造和傳播者,沒有承擔相應的文化責任。我國網絡公司是在風險資本催生下成長起來的,尤其是上市以后,市場競爭的壓力更大,投資者的壓力也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企業不是以人為本,而是以資本為本,資本成了一切的推動力,而忘記、忽視了以人為本,忘記了社會責任。
在網絡已經全方位滲透人類生活的情況下,我們應當明確,現實社會的法律和道德規范絕不能在虛擬世界被顛覆。游戲應該成為培育、引導、養成人的良好行為規范的載體。游戲雖然是對生活的模仿,但是有一些東西是不能隨意模仿的。例如婚姻,在網絡中進行模擬的所謂“網婚”,筆者認為不能得到主流文化的認同,當然對這個問題還可以進一步調查。如果通過調查研究,大多數人認為不合適,認為有悖于法律,有悖于良好行為規范的養成,那么在游戲規則中就要設置禁區。企業必須要做這樣的研究,政府管理部門也要做這樣的探討。企業在經營中的利益追求和商業模式創新應該有一定的底線。
我們鼓勵創新,但是創新應該在正確的原則下進行,不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背離。網絡游戲行業應該在這樣的原則下,進行網絡游戲等文化產品的研發和運營。
(節選自XX年4月5日《光明日報》)
6.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在對文化產品管理上應當強調要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這是由文化產品的雙重屬性決定的。
b.神話傳說就是虛擬的世界,網絡游戲也是一種虛擬的世界,但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
c.無論是神話傳說中的虛擬世界,還是網絡游戲中的虛擬世界,都是從現實社會來的,都是現實生活的反映。
d.網絡游戲等文化產品的研發和運營不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背離。
答案 b
解析 b.說法與第5段中“只不過網絡游戲或者網絡的虛擬世界是在數字化和網絡化形式的一種虛擬而已,
本質上沒有不同”的說法相悖。
7.下列對網絡游戲產業“本質屬性是文化”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雖然網絡是科技的體現,但網絡游戲卻是一種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活動。
b.網絡游戲不管是以何種形式出現,其載體及傳播方式都只具一種技術的屬性,改變不了它所承載的文化內容的本質。
c.網絡游戲是一種新型文化產品,既然是文化產品,就應該具有文化產品的雙重屬性,即意識形態屬性和商品屬性。
d.網絡游戲產業在管理上應當強調要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答案 d
解析 d項答非所問,它不是對網絡游戲產業“本質屬性是文化”的理解,而是因為網絡游戲產業“本質屬
性是文化”,所以我們應該采取d項所述的措施。
8.關于“虛擬世界”,作者有怎樣的認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虛擬世界是與現實世界絕對對立的虛幻世界,是隨著網絡產生而產生的。
b.網絡游戲或者網絡的虛擬世界是在數字化和網絡化形式的一種虛擬而已,和文藝作品本質上沒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