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使用詞語(實詞.虛詞)
6. (XX年遼寧卷)請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橫線處填入恰當的虛詞,使整段文字語意連貫,邏輯嚴密,層次分明。(5分)
① 人類來說,理想的居住環境是山水園林城市,當然,最富有魅力的城市還是歷史文化名城。有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國家的首都;有的 ② 不是首都, ③ 在這里曾發生過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事件;有的在經濟.文化.宗教等方面曾經產生過重大影響。 ④ 有一點很關鍵,就是歷史文化名城保留了比較多的文化遺跡。 ⑤ ,是不是歷史文化名城,主要看它是不是有豐富的歷史遺跡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答案】①對于;②雖然;③但是;④還;⑤總之
【考點】考查連貫的語言表達
【解析】 ①處,對應后面的“……來說”應該填“對于”;②.③兩處可以從語義上加以分析,承接前文,不是首都便缺少文化名城的要素,所以兩個分句之間應構成轉折關系,應填“雖然”“但是”;④處,承接前文重在強調后者的重要性,和前文構成轉折關系,應該填“但是”;⑤ 后面的句子“是不是歷史文化名城,主要看它是不是有豐富的歷史遺跡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顯然是對整個段落論述的總結,屬于結論,所以應該填“總之”。
【思路點撥】這里重在分析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添加合適的詞語。邏輯關系判斷不對,那么詞語就添加不準確。分析句子間的邏輯關系,可以憑借對語境中語義的理解,也可以憑借自己的語感來判斷,但是要在平時的學習和訓練中注意培養自己良好的語感。
能根據語言環境判斷一般詞語和近義詞語使用正確與否;能認識高考題型并熟知高考題型的解法。下邊主要談一談辨析近義詞的角度和方法。
1. 辨析詞語的確切含義
有些詞語看起來意思比較接近,但其所表達的內容常有細微的差別,因此一定要理解詞語的確切含義,比較其異同,這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如:我國大型深水港—山東石臼港的建設進展順利,截至(截止)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計劃的90%。“至”與“止”是應用于不同的語境中的,“截止”是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它與“已完成年施工計劃的90%”不符;“截至”是指截止到某個具體時候,與建設尚未最后完工的語境相符。
2. 辨析詞義的輕重
有些近義詞表達的內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現程度上卻有輕重.深淺的不同。例如“損壞”“毀壞”“破壞”都表示因某一動作行為而造成傷害,但“損壞”的語意要輕.程度要小,而“毀壞”“破壞”則層層升級,程度加重!八麚p壞了公物”“他毀壞了公物”“他破壞了公物”在程度上有明顯的區別。再如,“他門門功課在班里名列前茅,還發表了幾首小詩,可見文學造詣很深”,這句中“造詣”一詞使用不當。
3. 辨析詞語的適用對象和范圍
如“愛戴”用于對上(周總理受到全國人民的愛戴),“愛護”用于對下(老師愛護學生)。又如“邊疆”和“邊境”,前者指靠近國界的領土,范圍較大,而后者指靠近邊界的地方,所指范圍較小。
4. 辨析詞語的不同搭配
有些詞語在使用時一般有比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如“交換”用于具體的.范圍小的事物(交換禮物或意見),“交流”用于抽象的.范圍較大的事物(交流思想或經驗)。再如“充足”“充分”“充沛”都有“足夠”的意思,但一般來講,“充足”多與自然界或物質方面的比較具體的東西搭配(陽光充足,水源充足),“充分”多與比較抽象的事物搭配(條件充分.理由充分),“充沛”多與表示精神方面的抽象概念搭配(精神充沛.體力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