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伯父的悼詞范文(精選3篇)
致伯父的悼詞范文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親友,各位父老鄉親們:
今天是大年初三,在過去的四十年里,甚至更久,每年的這一天,我和父母、兄長都是在伯父家里過年。
我的伯父于20xx年4月27日去世。享年82歲。
去年4月27日這天的凌晨四點左右,伯父的長女,我的大姐給我打電話,我手機在靜音,待清晨拿起手機時,先給父親回撥了過去,我爸對我說,你伯伯今天早上走了。
伯父離世于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重癥監護室,據我爸說,伯父是當天凌晨在家中心臟病發后被送往醫院的路上時,已經沒了氣息!
這近一年的時間里,父親每每提起伯父,每每流淚滿面,我明白了什么是兄弟情深。
20xx年的重陽節,父親是帶著伯父的照片登高于嵩山,以往的重陽,一直是他們兄弟二人一同去登高。
我時常對人說,人這一生,與你相伴相處時間最長的人,是你的兄弟或姐妹。因為無論父母、妻子、孩子,都只是陪著你走過一段時光,而兄弟姐妹,則會陪著你走過生命的全程或幾乎全程。
在三天后伯父的告別儀式上,我沒有落淚,我知道伯父去世了,但不太愿意去真正的接受它,心中悲傷難過并壓抑著這悲傷難過,一種難以表述的感受和情緒。爸媽和哥在事后曾為此指責我,但時至今日,我仍無法對他們和任何人用語言表達出我那時甚至此時的感受及成因。
在20xx年4月初的清明節,回老家上墳,在我記事以來,是伯父第一次沒去,他給我大姐說,走不動了。父親執意要他去,伯父最后說:真的去不了啊,能去了我怎么會不去。寫到此處,我似乎明白了,父親并不是在刻意的要求伯父的同去,而實在是,父親擔心伯父這數十年如一的突然缺席,是喻示了一種不好的預兆。因為在那時,在清明那天,伯父沒有和我們在一起,那樣的一種不好的感受,在我心里,十分清晰,且十分傷感和失落。
伯父喜歡喝綠茶,去年春節的初三,在伯父家里吃飯時,我說,伯,等春暖花開了,我拿上明前的毛尖,好好的喝上半天,聽您再說說咱家族的事,伯父高興的說,好!我對伯父的這個承諾,徑自食言,終是未得兌現。
伯父的家,一直在老城區,最早是在高平北街,后來搬到和平巷,再后來老房拆遷后搬到太平街。在近二十年的時光里,伯父家一直在和平巷的平房里,而這段時光,正是我少年和青年的歲月,于這所平房院落,我記憶和情感至深。
一個院子,一共住了三家人,伯父家是進門的第一家,院子里有兩株梧桐樹,一張石桌,幾個石凳,還曾經有一個大瓦缸里養著金魚,在我還未上小學前的一段時間里,父親在上班途中,用自行車把我帶到伯父家,讓我和堂妹一起玩,說是玩,其實主要是我把母親頭一天講給我的故事,經過我或刪或增的再講給堂妹聽,然后父親下班了,再騎自行車接上我回家。
我們的祖輩和我們的父輩,以及我們這一代人,總是深切期待并十分樂見于,把自己這一代人之間的那種手足情深,由下一代人承繼和繼續保持。盡管在今天看來,或許大多數的這種期待都被感到了一些失望和落空,但我卻十分相信,這種親情,是在以另一種不為我們所知的方式與心靈活動而被新生一代更內化的守護秉持和交互傳遞著,只是,它們呈現的方式并不是我們所以為的那種。
每個人對于春節,都會有自己最美好的一些場景記憶,我的這種美好場景記憶之一,就是在伯父家每年大年初三的團圓飯。
每年的這個時候,伯父也總是會開心的說:“每年這一天最高興,人最全了,都聚到一起了”。伯父做的洛陽水席,是最地道、最干凈、最好吃的。這并不單是我的感受和評價,家里的人都是這么說的。
在那平房里,專門有一個屋子,里面供奉著我爺爺和曾祖父曾祖母的照片,到了初三這一天,我們會先焚香叩拜,然后在這間屋子里的一張八仙桌上圍坐吃飯,我覺得,伯父是想讓祖輩看著我們的團圓和融洽,那樣,祖輩的在天之靈,也一定會甚覺欣慰的。
在那些年里的那些日子里,喝酒用的還是錫壺或瓷壺,置酒壺于一小盆熱水中,擺在八仙桌中間,邊上有一煤爐,坐著一壺開水,熱水稍涼即換,長輩們講究的傳統規矩是真講究,溫酒既暖胃又不傷身,此時回想起來,心里都是暖暖的記憶。
伯父性格耿直通達,情感十分細膩而又家教甚嚴。伯父生前曾把他的幾個大筆記本給我看過,把他從少年時所經歷的爺爺、曾祖父、曾祖母的去世、到伯父成婚、撫育子女,以及子女成長成婚的時間、主要事情和自己的感想都記錄了下來,孩子和孫子孫女小時候工整的作業或信手涂鴉,一些時事要聞的剪報,與伯父對這些的感受與看法,都在這大筆記本里夾注著,我第一次看見這筆記本的時候,既覺出乎意料,又甚覺溫馨和感動。
這樣的一種堅持和真實,在過去和今天,少有人能作到。
伯父年青時在糧店工作,在那個年代,他接濟過包括我們家族成員在內的許多人,不夸張的講,就是救過很多人的性命。
我的爺爺和奶奶在我伯父和父親尚年幼時,即撒手離世,曾祖父曾祖母拉扯著他們的兩個孫子在那樣的'亂世中存活了下來。父親和伯父在回憶往事時,更多的談起的是我的曾祖父母撫養他們兄弟二人的深情眷戀和含辛茹苦,以及當年時常處于生存邊緣的事件和場景。
父親和我們說起最多的兩個場景,一是,當年家境貧困,在伯父和父親少年時,曾祖母在家自己做了水煮花生,又批來一些水果,伯父和父親在老城的十字街擺攤售賣,所得寥寥,但可多少補貼家用。寒冬深夜,他們兄弟二人挑擔回來,曾祖母總是提著燈籠在巷口等著自己的兩個孫子。第二個場景是,伯父和父親年少時,去孟津朝陽批點西瓜,回來兩人各挑一個擔子,伯父挑六個,父親挑四個,走到呂祖廟那個上坡時,父親挑不動了,伯父讓父親在坡下等著,等他把自己的擔子挑上去,再下坡來把父親的擔子挑上坡。
說到這些事時,伯父有時也在場,父親總是甚為深情和感懷,而伯父則是更多的淡然,最多會說,那個年代大多數人都是那樣,并對我們說,今天生活的幸福和來之不易。
往往一個家庭中的老大,命運上會較多的顯現出,多了些磨難或不那么平順,相較于其弟妹而言。其中一個或許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老大會在很小的時候,在竭力為這個家庭來承擔起本不屬于自己力及的責任和擔當,當客觀條件被認為確無其他選擇時,長輩們會不甚察覺或是無奈的默許于此。這樣,他就會自覺不自覺的摒棄或擱置了自己的本來愿望以及對這愿望的追求。
寫至此處,覺得還有很多回憶要說,但又不知該說些什么了。在伯父離世這近一年時間里,他的神態和表情,寧折不彎和善良細膩的性格,曾說過的幾乎每一句話,在我的心里腦里,都是那么清晰,深刻和生動。
伯父離世了,但我總覺得,他還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在看著我們,祝福著我們,和幫助支持著我們。伯父安葬后,我哥會開車帶著父親時常去伯父的墓地,父親坐在那里,和伯父說著話,說了很多,很久。家族里有一些事,是伯父生前一直掛念和期待解決的。我有時陪著父親去時,也坐在碑前,和伯父說,請他放心,我們會盡力盡快去完成這些事情,也一定能完成他的心愿,家族會諸事順遂的。今年春節前,我在海南時,夜里第一次夢見了伯父,他仍是健步行走著,我叫著伯伯,并向他走去,他只是應了一聲,就繼續向前走了,在那個場景里,家人們都在。我想,伯父是期望于看到我們每個人做好自己,期望于看到我們繼續的團聚和融洽吧。在伯父的那個世界里,他一定是比在世時更為安然和快樂,不愿讓我們為他悲傷和掛念。
祝我的家人們平安健康,家族昌盛,幸福生活。
致伯父的悼詞范文 篇2
各位尊敬的長輩、各位常來常往的親朋好友、各位至敬至愛的鄰里同鄉:
大家新年好!
福星高照滿庭慶、壽誕生輝合家歡;親朋共享天倫樂、歡聲笑語壽滿堂!
在這辭舊迎新、喜悅歡慶的日子里,我們歡聚一堂,共同慶賀我大伯七十古稀大壽。首先,我代表大伯及全家人,向參加壽宴的來賓和親朋好友們的盛情厚意,表示真誠的歡迎和衷心的謝意。
絲竹管弦如珠落玉盤,燭光搖影朋友四方來。希望大家在這和睦的氣氛里過得愉快,吃好喝好玩好并留下一個特別美好的回憶。
我大伯用自己的勤勞、善良、正直、寬厚創建了一個幸福和睦的大家庭。如今,他已邁入古稀之年,回首大伯七十年的人生歷程,他用實際行動最好的詮釋了“親情”和“責任”四字。
幾十年風雨歷程,道不盡生活的坎坷艱辛。大伯x年出生,與他的同輩一樣,從小便開始飽嘗了生活的艱辛。靠一畝三分薄田,辛勤勞作供給全家的溫飽冷暖。含辛茹苦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今子女們也開始承擔起為人父為人母的責任,更能體會老人的慈愛和養育子女的艱辛。養育之恩如滔滔江河綿延不絕,寸草之心難報三春光輝;這時候、子女們最關心的是您的健康,希望您多注意身體鍛煉,多尋找生活的樂趣,越活越年輕!永遠擁有開心的。一刻,快樂的一天,平安的一年,幸福的一生。
幾十年榮譽共擔,難說盡娘家的大義情懷。這里我想代表大伯一家人,再次感謝大娘的娘家人,感謝多年來,對大伯全家一如既往的關心、關注、關懷。正是有了你們親情的溫暖,有了你們無私的幫助,大伯全家以后生活一定會蒸蒸日上,越來越好。
君頌南山是說南山春不老,我傾北海希如北海量尤深。七十大壽有天賜的。吉祥,七十大壽有大家的祝愿,最后還是讓我們獻上最衷心的祝愿,祝福大伯老人家生活之樹常綠,生命之水長流,壽誕快樂,春輝永綻!讓我們在您的關懷教導下,人生之路走的更順利,更廣闊。讓我們期待您八十大壽的再次相聚!
同時,祝愿所有的長輩、增福增壽增富貴、添光添彩添吉祥;也祝愿所有的`年輕人在新的一年有新的開始、新的計劃、新的目標、新的思想、新的信息更換新的角度;有新的起點、新的接觸、新的局面、新的突破創造新的輝煌、實現新的夢想!特別祝愿讀書的晚輩們:歲歲有個好成績·學有所成。
嘉賓旨酒笑指青山來獻壽;百歲平安人共梅花老歲寒;,現在我提議:讓我們舉杯祝壽同長壽,衷心祝福共幸福!為天下父母親的健康長壽,為在座各位新年快樂,干杯!
致伯父的悼詞范文 篇3
各位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伯父嬸嬸兄弟姐妹們:
大家好,感謝你們風雨無阻,親臨靈前,為我的伯父奠行。我受我哥委托,代表我伯父全家人,向伯父的神靈致悼詞
我伯父的逝世是一場意外,由于工友的操作失誤,我的伯父被下落的鉤子打中頭部,雖醫院全力搶救,但終未挽救伯父的生命。陰歷二零xx年三月二十七日未時,伯父永遠告別了我們,撒手西去,享年五十二歲。
我的伯父生于陰歷一九六一年五月初九,18歲當兵,20歲轉正后到機械廠做了一名電焊學徒。伯父生性耿直,任勞任怨,很快就博得了同事及領導的認可,技術上也有了獨擋一面的能力。對朋友,更是一腔熱血說一不二。跟其他家庭一樣,我的伯父是一位嚴父,從小就對我哥和我的學習十分上心,并常常教導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為了家庭,我伯父輾轉多廠,03年由于工廠效益不佳,毅然決定辭退工作,去沿海打工,每月勤儉節約,省吃省喝,除生活必需費用外,其他大部分都按時寄回家里,從沒抱怨過什么。這些年年齡大了,本來想再干一兩年,等我哥結婚了,享受天倫之樂。然而好人沒有好報,伯父就這樣去世了。至今我都很意外,也很震驚……
一切都過去了。
伯父你走好,走好了伯父,愿伯父大人含笑九天,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