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師德大講堂講座西遷精神專題報告觀后感心得(精選5篇)
2022師德大講堂講座西遷精神專題報告觀后感心得 篇1
60多年前,為適應國防形勢和國家建設布局的需要,應黨中央的號召,交通大學主體由上海西遷至西安。交大1400多名教工克服重重困難,離開故土來到西安,從此扎根西部,開創了西安交大的壯麗詩篇。
20__年12月6日,經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會批準,將“西遷精神”概括為“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
作為西安交大一員,被62年前交大師生全力響應國家號召,甘愿舍棄優越的生活條件,克服種.種困難,義無反顧遷往大西北,建設祖國的大西北的精神深深地感動著。西遷彰顯了交大師生“愛國愛校、顧全大局,明大理、識大體,一心為國、不計得失的家國情懷。”他們的精神像一面旗幟,激勵著一代一代交大人愛國、奮斗、創造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我們要傳承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愛國、愛校、愛院、愛崗、敬業,以實際行動詮釋西遷精神。
今日聽取了“西遷精神”宣講報告,對西遷精神有了更加明確、深刻的體會。報告會上胡奈賽教授介紹了老一輩交大教授的事跡:鐘兆琳教授安頓好病重的妻子,率先垂范、帶頭西遷;陳學俊教授上繳上海的房產,攜帶家人來到西安。一個個鮮活的事例表現出老一代交大人熱愛祖國、胸懷大局、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交大人,感覺備受鼓舞,心潮澎湃,應將老一代教授西遷精神作為一面鏡子,時刻對照檢驗自己,激勵自己不斷前進。西遷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每一個交大人必須繼承及發揚的優秀品質。在以后的工作中,時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以西遷精神鞭策自己不斷前進。
2022師德大講堂講座西遷精神專題報告觀后感心得 篇2
_年前,交大人響應黨的號召,聽從黨的指揮,主體西遷,在大西北開始了艱苦創業的歷程。我們要始終持黨的領導,高揚“四個主義”旗幟,傳承西遷精神,在新時代為西遷精神賦予新的時代意義。
作為新時代的西遷人,我們要把求真務實作為人生的航標,把修德明辨作為成長的風帆,弘揚學術精神,矢志追求真理。在保證課內學習的基礎上開展課外學習,在注重文本知識學習的同時強調對社會文化的體悟,用思考開啟通往智慧的大門,做專業知識扎實、綜合素質全面的新時代優秀人才。
“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是母校留給所有交大人的“傳家寶”。從黃浦江畔到古都西安,一代代交大人在陜西這片黃土地用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譜寫了屬于交大人的輝煌。作為新時代的西遷人,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先輩們的優良傳統,不畏困難、艱苦奮斗,扎根西部、服務國家,用實際行動為西遷精神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偉大事業需要我們弘揚傳承,責任擔當需要我們肩負前行,美好未來需要我們奮勇拼搏。我們一定要把西遷精神學習好、傳承好、弘揚好,創造更大的業績、做出更大的貢獻,為西遷精神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去年的時候,我有幸參觀一次創新港,聽到有些同學說“因為創新港,自己突然有了考研的想法”,這是大家對創新港的肯定,對創新港的期望。當看到一架架高架聳立,當看到一個個工人揮汗如雨,當聽到負責人的認真講解,心中不由地感嘆創新港的偉大,期待交大的騰飛。創新港的建立正是交大西遷精神的體現,是交大扎根西部,響應國家號召,開發西部的又一項壯舉。相信創新港定會成為中國西部的一顆明珠,在新絲綢之路的中心,綻放自己最耀眼的光芒!相信西遷精神定會在我們這代交大人的努力下,在新時代被賦予新的意義!
2022師德大講堂講座西遷精神專題報告觀后感心得 篇4
“艱苦創業、弘揚傳統、無私奉獻、胸懷大局”十六個字,為西遷精神完美的詮釋。西遷的歷程:60多年前老一輩西交人先輩們,舍小家,愛大家,為西北工業化基礎建設,創建高等院校的艱難歷程,“哪里有愛,哪里有事業,哪里就有家”。
草棚大禮堂,開啟了西安交大的雛形,鐘兆琳-中國電機之父,孤身一人來西安……唐照千,出身名門望族,為了專心科研,避免上海親朋好友打擾,扎根西部,為西交高校的發展做出的巨大的貢獻……從大學教授到物業部門普通的職工,一個個感人的事跡深深的感動著我們當代西交人:做好本職工作,少抱怨,做實事,踏踏實實做好病區的大管家,洞悉病房每個潛在的隱患,積極與患者、家屬溝通,了解患者所需,從自己工作的不足中總結經驗,積極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為病區的護理安全保駕護航。
交大的西遷,是我國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正是交大的西遷,改變了整個中國西部高等教育匱乏的面貌,也正是在交大師生員工的不斷努力和奉獻,才使得西安交大得以發展壯大,從而引領和帶動整個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的發展。
作為一名西交職工,應時刻提醒自己,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老一輩交大人用一生奮斗所換來的,他們離開了家鄉,義無反顧的投入到大西北的建設當中,為西部發展和國家建設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質人才。
通過學習“西遷精神”,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交大職工,要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提高自身能力素質,掌握扎實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為早日實現“雙一流”而努力工作。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傳承西交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2022師德大講堂講座西遷精神專題報告觀后感心得 篇5
4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安交通大學,走進學校西遷博物館,參觀交大西遷的創業歷程和輝煌成就展,親切會見了14位西遷老教授。習近平總書記說,從黃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濱,你們打起背包就出發,舍小家顧大家。交大西遷對整個國家和民族來講、對西部發展戰略布局來講,意義都十分重大。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交大師生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繼承和發揚西遷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扎根西部,為把交大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助力國家西部戰略發展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弘揚“西遷精神” 做聽黨指揮的西遷新傳人
交大西遷博物館坐落于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1956年,交通大學6000多名師生教工,響應黨中央號召,滿懷“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的壯志豪情,主動放棄大上海的優渥生活,義無反顧奔赴古城西安,開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教育“西遷”。64年來,他們扎根西部,改變了中國高等教育格局,始終與黨和國家發展同向同行,鑄就了愛國奮斗的“西遷精神”。
參觀交大西遷博物館,習近平總書記仔細端詳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在現場近距離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曹良志說,“內心非常激動!西遷精神能得到習近平總書記如此高度的評價,這對全體交大人來說,是莫大的榮譽和鼓勵。我們作為西遷新傳人,一定會‘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傳承和發揚好西遷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使我倍感鼓舞,也深受教育。”學校機關黨委書記張萍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始終與國家同向同行,為國家民族勇于擔當,努力踐行西遷精神,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落實到行動中,擼起袖子加油干,創造屬于我們交大人的新貢獻。
理學院教授張彥峰表示,作為年輕教師,我們將繼承老一輩交大人的西遷精神。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用只爭朝夕的工作熱情,做好西遷精神新傳人,克服多重困難,加快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的建設工作,爭取早進駐、快利用,在新時代發揮更大的價值,為交大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新的貢獻。
“我們必須傳承好老一輩西遷先賢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組織部段恒強認為,自己作為年輕同志,一定要能沉下心來干工作,心無旁騖鉆業務。在挫折面前“撐得住”,在關鍵時刻“頂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經得住磨難。
“作為交大人,當飲水思源砥礪奮斗,做新時代西遷精神的傳承者、踐行者。”學校仲英書院輔導員遲凱文表示,作為輔導員,當以育人為本主動擔當,引導廣大青年學子將深厚的愛國情、高遠的強國志融入于務實的報國行之中。
勇擔重任銳意創新 把交大建設成世界一流大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立德樹人,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努力培養更多一流人才。
“句句暖人心,字字見真情!”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教授魏進家表示,“我們一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繼承和弘揚好西遷精神,勇擔重任,積極進取,努力拼搏,銳意創新,為把交大建設成為一流大學和把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打造為全國重要的科研和文教中心奉獻智慧和力量。”
“振奮人心,備受鼓舞!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我們的干勁兒更足了!”機械工程學院教授陳雪峰說,“機械工程學科屬于學校的‘百年老店’,今后我們將繼續以建設制造強國為己任,助力國家制造業蓬勃發展,譜寫制造強國新篇章。”
“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令我們基層的黨務工作者倍感激勵。”電信學院黨委書記梁莉說,“我們要進一步傳承和弘揚西遷精神,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團結和帶領師生員工愛國奮斗,建功立業,攻堅克難,爭創一流,不負習近平總書記的期望和囑托。”
“習近平總書記的鼓勵給予我無限的動力和信心。”材料學院黨委副書記魏煒表示,要以扎實的業績兌現西遷新傳人誓言,把自己的理想命運和國家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西部、扎根交大,在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中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為交大騰飛吹響了沖鋒號、按下了快進鍵,鼓舞人心、催人奮進!”電信學院輔導員楊良偉表示,作為青年輔導員,自己定當牢記囑托,不辱育人使命,扎根交大熱土,傳承西遷基因,在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的奮進征程上,用自己的滿腔熱血和青春,為新時代青年成長成才筑夢引航。
抓住新時代新機遇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師生大力弘揚“西遷精神”,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新征程上創造屬于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
“習近平總書記在西遷博物館前給交大人上了珍貴一課,鼓舞我們賡續西遷精神,用愛國引領理想、用奮斗創造未來。”學工部部長周遠說,作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在家國情懷、世界眼光的深厚土壤中講好愛國奮斗故事,不負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和期望,引導學子做西遷精神新傳人,鑄就新時代青年優秀品質和精神風骨,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創造留下歷史印記的杰出貢獻!
“作為西遷精神的新傳人,我們愿扎根西部,服務全國,爭創一流。”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蘇光輝說,我們將緊密結合國家重大需求,實施多學科交叉與融合,積極開展關鍵問題的基礎前沿性研究,把自己擺在時代的需求中,力爭在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
“新時代新征程。一代代交大人仍需繼續傳承和弘揚西遷精神。”交大彭康書院輔導員李楠認為,作為學生工作者,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厚植家國情懷,引導學生將愛國主義理想融進血液與靈魂,做西遷精神新傳人,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使我對自己所承擔的角色、使命和擔當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馬克思主義學院碩9115班的研究生謝院霞認為,交大青年應不斷在學習生活中堅定自己的愛國信仰,提高理論素養,并將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時刻以西遷老前輩為楷模,心中有國家,眼里有人民。
學生微宣講團醫學分團碩8110班的劉宣認為,我們當前所處的時代是大有可為的時代,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我一定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期盼,不辜負當前這個偉大的時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把青春華章譜寫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