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習心得匯編(通用3篇)
數學學習心得匯編 篇1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它需要我們用最嚴謹的方式認真思考,以最科學的證明方法反復推敲,需要我們勤思多練。數學在證明時的理念往往是用嚴謹的推理過程來說明結論的合理性,而不能僅僅靠簡單的憑空想象。數學又是一門著實有用的學科,在我們的人生之路上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很多很多生活中的各種細節都要用到數學以及數學的思想。數學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簡單的運算,它帶給我們的是一種思維,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讓我們變得細致,或者說它可以改變我們的性格,讓我們在做事時有條不紊,條理性更加突出,這會對我們的一生帶來巨大影響。那么既然數學這么重要,我們該如何學好數學,就成了一個致關重要的問題。
首先,有很多人認為,現在我們學習數學的目的,僅僅在于高考。如果你是以這樣的心態來學習數學的話,那么我相信,你不會學好數學。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考試,當然我不是說我們可以忽視考試。學習的真正目的在于充實自我,改變自己的性格,抹去自己鋒利的棱角,學會做人,學會生活。當然,學習也可以讓我們輕松的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只不過那不是學習的最重要的意義。學習數學也是一樣,如果你把它當做任務,那么你不僅僅會感到學習的痛苦,最主要的是你無法達到學習的最終目的。相反,如果你把學習數學當做一種興趣,或者是提高自己的一種最簡單的方式,那么在不知不覺中你就會學的很好,最終學習數學會成為你的一種習慣,而習慣不會停止。
第二點,在你已經有了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之后,我們來談一談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應該如何做才能保證用最短的時間達到目標。首先,我想再次強調的是,課堂很重要。在課堂上,如果你能努力集中精神,聽懂并且理解老師的每一句話,那么在課后你不用花費太多功夫,便可取得不錯的成績。當然,每個人在課堂的45分鐘內所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會超過40分鐘,這是科學家所證實的無法改變的事實。但即使只有短暫的40分鐘,也完全足夠你聽懂本節課的全部內容了。畢竟老師不會在課堂上完全講課,老師們總會給大家留出一部分練習的時間。數學這門學科在于思考,在與理解。其次,在課后你大可不必做過多的題。不錯,熟能生巧,但是我個人認為對于這種理解性的學科,做再多的題也還不如去做做運動放松一下來得實在。數學在于思維,如果你在平時沒有這種數學的思維,那么你做再多的題也都只是徒勞。
第三點,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何學會數學的思維。數學的思維絕非一時半會就可以培養,也不是盲目的多做所謂的難題或壓軸題就能鍛煉出來的。要想學會數學的思維,就必須首先學會如何歸納與總結。比如說,在做玩一道題后,我們就應該去反思這道題所帶給我們的思考問題的方式,而不是做過了就過去了,會做這道題就不再看它了。我個人認為,反思一道題的思維方式遠遠比會做某一道題的意義重大很多。所以說,做題量不在多,而在于你是否真正理解了這道題所帶給我們的思維方式與思考問題的方法。如果你學會了以這樣的方式反思你所做過的每一道題,那么成功就離你不遠了。有了這種善于歸納總結的優良的學習習慣,你就會發現其實那些所謂的難題壓軸題都是子虛烏有的,因為它們其實并不難,只是原來你沒有學會用什么樣的方式考慮問題罷了。
這些只是我個人在學習中的感悟,也許并不適用于每一個人,但是我還是希望能和大家分享我的這份心得與體會,來和大家共同進步,學好數學。
數學學習心得匯編 篇2
數學并不難,其實就是按規律做題而已。如果我們去問老師問題的時候,老師看了幾眼,也會說這道題應用某某方法去做,好像想都不用想,讓人驚嘆。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出題的人就是按規律出題的。所以說,只要掌握了這些規律,就不用怕了,關鍵就在于找規律。
首先是知識,規律的基礎。用最少的東西去證明最多的東西,那些最少的東西是一切的基礎。我們深刻掌握了那些最少的東西,一?知識大廈便可以建造起來;A知識都在課本里。因而,首先必須掌握好課本的知識點。有些東西就是前人定出來的,并被世界公認,既然我們無法改變這一切,便只好接受,并消化。所以,有些時候沒辦法,只好死記了。當運用多了,便靈活了。熟悉串通了知識,便夯實了找到規律的基礎。
真理可以從實踐中獲得。在各種各樣的題中,找到規律。同一類型的題目,這次錯了,下次就會做了。規律是總結出來的。比如說,證明一些平行,垂直的幾何題,似乎每次找到了中點,連接,便迎刃而解,這就是一種規律。我們可以從練習冊,課本的例題中熟悉總結。還有一些經典易錯題,更是要重點留意。如果例題只是看一看,絲毫不重視的話,考試時速度方面便大打折扣了。一道題往往有好幾個知識點堆在一起,只要循規蹈矩逐個擊破,也就搞定了。規律越來越多,就像有更多的鑰匙,面對各種各樣的鎖,也就不怕了。
可方法規律一多,面對題就不知用什么方法了,這就說明還沒有根本地掌握方法。這時就要把例題再拿出來,自己再做一遍,直到“嘩”一聲恍然大悟。有時適當地結合條件,也可以快速地找到方法。這樣又可以總結出一條大規律,便是不要死鉆牛角尖,這種規律一不行,就馬上換下一種,讓思路轉得快一點。而堅持到底反而可能失敗。
總而言之,出題者肯定為你留下一條路,通過規律,可以找到它。我們也可以把它當后路,去尋找一條更好的新路。如果失敗,就走后路。題目是死的,人是活的。
題會做了,但也不一定做得對。往往不是計算出錯,就是忘記定義域。所以,這又成了另一種規律。以后一看到求值域,條件反射地想到定義域,就不會錯。這些規律每個人有所不同,要根據自己的弱勢來確定,并銘記于心。計算的粗心,是很棘手的,有時就是害怕出錯,在一道題上遲疑不決,最后導致考試時間不夠。為了克服這老毛病,一定要丟棄計算器,靠自己的手和腦來計算。不要怕大數,用心去算。手算多了,命中率自然就提高。
規律是靠自己總結的。別人給你總結好了,你要再總結一次,因為這樣,它才能成為你的,我們的數學就建立在以前數學家總結的規律上。熟悉它,掌握它,再去加上我們的一筆。
數學學習心得匯編 篇3
讀好課本,學會研究
同學們應從高一開始,增強自己從課本入手進行研究的意識。同學們可以把每條定理、每道例題都當做習題,認真地重證、重解,并適當加些批注。要通過對典型例題的講解分析,歸納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并做好解題后的反思,總結出解題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以便推廣和靈活運用。另外,同學們要盡可能獨立解題,因為求解過程,也是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個過程,更是一個研究過程。
記好筆記,注重課堂
“要學好數學,培養好的聽課習慣也很重要!蓖瑢W們在聽課的時候要集中注意力,把老師講的關鍵性部分聽懂、聽會。聽的時候要注意思考、分析問題,但是光聽不記,或光記不聽必然顧此失彼,課堂效益低下,因此應適當地有目的性地記好筆記,領會課上老師的主要精神與意圖。
做好作業,講究規范
在課堂、課外練習中,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也很有必要。同學們在做作業時,不但要做得整齊、清潔,培養一種美感,還要有條理,這是培養邏輯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作業應獨立完成,這樣可以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解題正確的責任感。在作業時要提倡效率,應該十分鐘完成的作業,不拖到半小時完成,拖沓的做作業習慣容易使思維松散、精力不集中,這對培養數學能力是有害而無益的。
寫好總結,把握規律
“不會總結的同學,他的能力就不會提高,挫折經驗是成功的基石!币獙W好高中數學,同學們就應該經常做好總結,把握規律。通過與老師、同學平時的接觸交流,可以逐步總結出一般性的學習步驟,包括:制定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簡單概括為四個環節(預習、上課、整理、作業)和一個步驟(復習總結)。每一個環節都有較深刻的內容,帶有較強的目的性、針對性,要落實到位。應堅持“兩先兩后一小結”(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做作業,寫好每個單元的總結)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