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摩學習心得體會匯編(通用3篇)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匯編 篇1
從事教師行業從小就是我的夢想,自參加工作到現在,也有三個多月了,我很慶幸一畢業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單位,我更慶幸能被分配到應縣第三中學,成為諸多年輕優秀新教師中的一份子,感謝三中,是你使我盡早地圓了我的教師夢。
上周,我們作為三中的新生力量,在校領導的帶領下,有幸踏上了前往靈石二中的取經之路,通過幾天的參觀學習,我的感受頗多,當然,在沒有到達靈石二中之前,我的內心更多反映出來的是一種好奇和期待。到達目的地之后,那里給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耳目一新、名不虛傳、名副其實。
就這次出行觀摩感受,我想從由面及點的思路順序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我認為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就該有目標,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避免少走彎路。前面我已經提到,這次出行可以說成是南行取“經”之路,那么我們就必須搞清楚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就是我們到底要去取什么樣的“經”,這些“經”取回來到底能不能用,并且在我們學校的教育大背景下、大環境下適合不適合拿來推廣?只有心中時刻銘記這些疑問,才算修得火眼金睛。臨行前,校領導們給我們召開了思想動員大會,動員我們要緊跟教育改革大軍的步伐,說我們是三中的新鮮血液,必將成為三中的后起之秀,作為新人,就應該開闊眼界,更新思維,面迎新課改的春風,將新課改的先進理念傳進三中校園,傳遍應州大地。
其次,我認為,既然要學習新課改的先進理念,我們就必須充分的了解新課改,了解它的思想,熟悉它的內容,把握它的重點和難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做到去偽存真,領悟真諦。新課改的全稱叫做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顧名思義,說它是新一輪的.教育改革,說明它不是第一次,事實表明,自建國以來,課改已經有過好多次,。上世紀末,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新課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紀構建起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隨后,在不同的階段,又先后開展了不同側重點的教育改革。這次新課改是由國家教育部于20xx年啟動,20xx簽發試行,20xx年正試推廣的又一輪課程改革浪朝。從20xx年~20xx年歷時7年,先后7批在不同的省市先后試點推行,20xx年準備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山西省是在20xx年第五批推廣地區中開始實行的新課改。
第三,我想圍繞新課改,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靈石二中和我校在教學層面異同之處以及各自的閃光點。兩校對比,就軟件實力而言,我感覺靈二中確實比我應三中的略強一些,當然,三中也有自己的獨特風格。舉兩個簡單的事例就顯而易見,事例①,通過幾天的觀察,我發現靈二中的學生在課堂上的總體表現是敢想、敢問、敢講。他們這種表現正好符合發散學生思維,克服學生思想惰性,挖掘學生潛力的教育方針;事例②,我們在聽課的過程中,發現靈石二中的學生,無論是在教室內還是在教室外,
他的學習的積極性都表現的比較強,總是留給大家一種青春飛揚、活力四射感覺,當然,這與他們平日里長時間所養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是密不可分的。事例③,通過與靈二中不同學科教師的交談,從他們的談吐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們的教學思想比較前衛,教學方法并不單一,他們愿意接受新事物,敢于嘗試新方法,推陳出新似乎已經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事例④,在靈二中整個的教學行程中,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明顯要高于現在的絕大多數普通中學,讓我有一種似曾相識但又難以言表的感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非常重視學生的思想文化建設。而這種重視程度一點也不夸張,反而還很有必要。因為我為,德、智、體、美、勞,看似相互獨立,實則高度統一,而且彼此之間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猶如心理學中的木桶短板效應原理,教育學生,一樣都不能少。
說完靈二中的軟實力,再說說他們的硬件設施吧。靈二中的校園占地面積并不是很大,而且操場面積更是小之又小,但是我們去了以后看到的確是別樣的景致。學生跑操井然有序,廣播體操動作整齊統一。就單說課間操的跑步吧,全校學生將近1500人,操場太小,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如此小的場地,全校學生同時進行跑步,在我看來幾乎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但是,二中人卻做到了,而且做的相當的成功,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自愧不如,我瞬間對他們肅然起敬。
綜上就是我這次靈二中之行的一些感受,學習他們的從教精神,學習他們的教學理念,是我們急缺的東西,見賢思齊,我堅信我們三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匯編 篇2
4月15-16日,我赴南京參加了由《江蘇教育》、南京市天印高級中學共同舉辦的蘇派名師課堂觀摩活動。
這次活動由兩部分組成,15日下午活動是蘇派名師課堂觀摩活動啟動儀式,《江蘇教育》主編張俊平講座,江蘇省教師培訓中心副主任嚴華銀講座;16日上午安排了蘇派名師觀摩課及青年教師展示課。
《江蘇教育》主編講座題目是“教師,做個思想者”。張主編從教師是什么、今天為什么做教師、今天最好怎樣做教師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報告內容理論性強,形象生動,開闊了與會者的視野。張主編在談到今天最好怎樣做教師時說“ 一是要對自己所教的專業充滿激情、二是要對自己有清醒的頭腦、三是要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四是要善于表達、五是要能見別人所不見、六是要努力修煉藝術的境界、七是要給自己一點閑暇、八是要善于拿來、九是要建構自己的'圈子、十是要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勢”。
江蘇省教師培訓中心副主任講座題目是“教育應該是什么--從《教師專業標準》說開去”。嚴主任聯系當今教育實際,從十分重視教師對“教育”的理解,十分重視對學生心理特別是學習心理和認知規律的把握,十分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建立思考、自強自主、自主探索精神的培養,十分重視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重視和強調教育教學中真正實行因材施教,十分重視教師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的修煉,十分重視教師研修、反思和發展等六個方面對《教師專業標準》進行深入的解讀,引起與會者的共鳴。
16日上午安排了語文、數學、英語、歷史、物理、政治、生物七個學科的蘇派名師觀摩課及青年教師展示課,同課異構,各展風彩。生物學科分別由揚州大學附中的特級教師吳紅漫、南京天印高級中學的鄭鑰州老師開課,開課內容是《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二位老師的課堂容量大,教學設計合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熱情,體現出較高的教學水平,博得聽課者的好評。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匯編 篇3
根據教研的計劃,本周舉辦兩堂教學研討課,11月8日上午,王玉妹語文教學展示《大小多少》,11月11上午,石紅老師數學教學展示《認識圖形》,聆聽了兩位老師的精彩展示,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啟迪,同時也從兩位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王老師的《大小多少》是誦讀識字課,一篇有趣的韻文,篇幅不長,但所含的知識點不少。王老師課前準備充分,教學思路清晰、流暢,把握教學重點、難點,打的手語清晰緩慢,學生容易接受,師生互動很默契,課堂氛圍很活躍,整堂課很注重學生讀、說能力的訓練。首先,導入PPT做得很好,復習到的知識面很廣,王老師用了一張幻燈片復習到生字的音、字、詞、句。其次,采用圖字并茂教學,通過圖片及課件的展示,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理解區分量詞,化難為易。
有一小小缺憾:教學內容多了些,量詞的理解不應放在本節課來學,導致了后面都沒時間來鞏固練習。
《認識圖形》這是一節培智部四年級的數學課。聽了石紅老師的這節課,給了我很大的收獲:石老師基本功很扎實,課前認真準備,思路非常清晰,上課語速、語境也很優美。在教學內容設計上尊重學生的'知識基礎,貼切學生學習生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感知學習策略,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漲。石老師總是面帶微笑,態度和藹親切,全面關注到了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不掉隊,教師對課堂的整體把控很好,總體來說是一節好課。
還有一個亮點是教具的歸放,學生自己用完了東西,要學會收拾整理好。培養學生做事要有始有終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