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建團102周年個人學習心得體會(通用3篇)
共青團建團102周年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1
“要發揚‘擠’和‘鉆’的精神”“要結合工作需要學習,做到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團干部的能力素質直接關系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青年工作中的落實,也直接關系到團組織在青年中的影響力。要多讀書、讀好書,學習同做好本職工作相關的新知識新技能,不斷完善履職盡責必備的知識體系,豐富專業知識。要增強青年工作本領,堅持青年主體地位,把握青年群體特點,用好群眾工作方法,不斷增強青年獲得感、認同感、歸屬感,把團員青年緊緊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
作為新時代的團干部,既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的參與者、經歷者,也是奮斗者、收獲者,我們要牢記職責使命,聚焦主責主業,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推動共青團工作再上新臺階,在新的趕考之路上用奮斗的青春書寫精彩華章!
共青團建團102周年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實現青春理想,要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青春。_強調:“‘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挥邪讶松硐肴谌雵液兔褡宓氖聵I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睆拇蜈A脫貧攻堅戰的青年駐村第一書記,到“80后”“90后”最美逆行者堅守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線,當代中國青年有著極強的民族自信心和責任擔當。當個人奮斗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廣大青年就能在實現出彩人生的同時為國家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在清華大學考察時,_強調:“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绷⒋笾尽⒚鞔蟮隆⒊纱蟛、擔大任,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廣大青年必能用青春和汗水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共青團建團102周年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在“七一”重要講話中要求,各級黨政機關和干部要堅持工作重心下移,經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省委秦書記在省第九次黨代會報告中指出“毫不動搖地堅持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維護群眾利益、做好群眾工作,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目前,全省各級黨組織正在廣泛開展“四群教育”活動、實行干部聯系群眾制度,這是貫徹落實“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題中之義,也是自覺踐行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的重要舉措。同時,認真開展“四群教育”活動,對于加強黨的建設,推動我省“橋頭堡戰略”的實施,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小平同志曾告誡我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黨的組織、黨員和黨的干部,必須同群眾打成一片,絕對不能同群眾相對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向縱深發展,許多深層次矛盾日益凸現,新社會階層的出現,我們黨的領導方式、領導體制側重點的變化,新形勢下,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少數黨員干部群眾觀念淡漠、不會做群眾工作、損害群眾利益等問題,嚴重敗壞了黨的形象,損害了黨同人民群眾的感情。有的干部不愿意、更不善于廣泛接觸群眾,分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任務重、工作忙,事務雜、應酬多,脫不開身;
二是認為群眾是領導決策的執行者、實施者,無須過多聽取他們的意見;
三是認為只有與群眾保持距離,才能保持“神秘感”、形成“震懾力”;
四是擔心群眾提意見、提要求,影響決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無論哪一種情況,表面上看都有“依據”,但實際上都是為自己開脫的借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不愿廣泛聯系群眾違背了這一根本宗旨和根本工作路線。領導干部應認識到,廣泛接觸群眾,密切聯系群眾,做好群眾工作,是自己的重要職責,是推進工作的重要方式。無論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領導干部都必須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而不能對群眾的疾苦和訴求漠然視之,對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置若罔聞。那么,在新形勢下,密切聯系群眾究竟應當怎么帶著感情,想著問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領導干部對群眾懷有深厚感情,真正把群眾當作朋友、當成親人,自然就會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盡心竭力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從而同群眾建立密切聯系,贏得群眾的信賴和支持。反之,如果對群眾缺乏真情實意,抱著敷衍和應付的態度去“聯系”群眾,就很難體會到群眾的需要和愿望,很難了解到群眾的所想與所盼,實際上也就與群眾“聯”不起來。帶著感情與想著問題是密切相關的。領導干部對群眾懷有深厚感情,心中裝著群眾,就會主動了解群眾生產生活中還有哪些亟待解決的實際困難,及時發現工作中還存在哪些與群眾要求和期待不相符合、不相適應的問題,進而與群眾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更好地推動工作開展和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