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會議的心得體會(精選3篇)
生產會議的心得體會 篇1
今天培訓室主任帶著我們參觀了煤礦以往安全事故案例圖片展,并且布罷了作業就是寫篇觀后感,很多的工友可能會寫煤礦是多么的可怕、多么的危險。其實我的感觸也蠻深的,一起起的事故對我也是一種思想上的強烈震撼。但是有時候細想一下,其實煤礦也并不是那種吃人老虎的感覺,相對于一些行業來說,煤礦也算是安全些的。
首先煤礦行業比起中國在世界上都聞名的交通事故而言,它是安全的。20xx年全國煤礦安全事故數據統計分析表明百萬噸煤炭安全事故發生率為4.1%,而全國交通事故統計數據中顯示20xx年全國十萬人口死亡率就為8.24.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據啊,全國每年十萬人中就有八個人死于交通事故。相對于交通事故中的主因行業“司機”更是危險至極,20xx年因為司機的不安全駕駛造成的全國交通事故占到全國交通事故的87.4%。從上面這些數據讓我明顯的感覺到司機比煤礦工人要危險的多,我們應該慶幸我們不是那呼嘯而去的司機,而是有固定地點、固定時間、固定崗位,可以安心工作不用東奔西走的工人。
其次便是我們煤礦本身的安全性。濟寧地區屬于低瓦斯地帶,相對于山西陜西地區的煤礦,本身就是一個安全的保障。
其次就是山東地區和濟寧礦務局領導對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視,煤礦實行領導跟班、安檢員巡查制。有效的遏制住了不良安全隱患的發生,對我們工人的生命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安全預警設備的配備齊全也更好的服務于煤礦調度室,在第一時間對煤礦的井下安全做出真實的數據分析,及時排除透水、瓦斯等自然災害的產生。
最后便是煤礦文化層次的逐漸提高。以往的老前輩沒有上學的條件,所以文化較低,對于一些機器難以安全操作,對安全隱患難以察覺,對事故發生后難以有效的處置,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事故產生。對于我們新入礦的這批工人來講,都是有著專業的培訓知識,對安全隱患有著足夠的重視,還有培訓處對我們煤礦安全操作的培訓,相信我們一定可以避免事故的發生。
因為從小就在煤礦邊上長大,對煤礦有著大致的了解,對煤礦也是敬而遠之。但在目前就業壓力形式的逼迫下,也只好投身到了煤礦中來。但真正來到了煤礦之后,經過培訓處老師對于安全事故的講解,心中卻是有些坦然了。在全國領導對煤礦安全重識的大背景下,在煤礦領導對安全設備配備齊全的環境中還有什么好擔心的呢。俗話說“既來之,則安之”,既然來到了太平煤礦,就應該安心的工作,因為在太平煤礦只要你有才,相信一定會有你展示自己才能的空間。只要你在煤礦安心的工作,城市人將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生活,對于農村人煤礦將會是你進入城市的跳板。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太平煤礦努力工作,把工作當成為自己而干,那么你肯定會有所作為。我們一塊進入煤礦,一塊學習,一塊工作。同一個起跑點,誰將會跑的更快,誰最先觸碰到自己理想中的終點拉繩,我們拭目以待。
生產會議的心得體會 篇2
火災無情,警鐘長鳴。為進一步加強轄區居民消防安全意識,強化火災防范能力,營造安全、穩定、和諧的社區環境。
賽虹橋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局(安監辦)聯合雨花臺區應急管理局、安全生產雨花臺區消防救援大隊、雨花臺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賽虹橋中隊、同時邀請公眾委員和城市治理志愿者來到小行社區金蕊家苑活動點共同觀摩學習,進一步向物業工作人員、轄區居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識,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防范和遏制火災等事故的發生。
活動現場,雨花臺區消防救援大隊巡查員在小區廣場空地點燃火源,模擬火警現場,并演示滅火器的使用步驟及方法:“先晃動幾下瓶身使瓶內干粉松動,然后拔下保險銷,左手托住瓶底,右手握住把手,按下壓把,對準火焰根部噴射,直至火焰熄滅。”隨后,邀請在場的保安、物業、網格員、公眾委員、城市治理志愿者和居民親手使用滅火器滅火。
演練完后,安監辦工作人員對演練情況進行總結,對應急演練中做得規范標準的組織和個人進行了表揚,對逃生中需要重點注意的問題進行了再次提醒。
這次演練活動不僅增長了大家的消防安全知識,提高了社區居民實際抵御和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進一步增強了社區居民的安全意識,樹立了“消防須防患于未然”的安全理念,初步掌握了在危險環境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培養了群眾聽從指揮、消防先行團結互助的精神品質,為今后應對突發事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生產會議的心得體會 篇3
正值中秋節前月餅生產的高峰期,因而在這段時間里我們在學院領導安排下及帶領下,主要進行為期十天的月餅加工,另外,還進行了兩天面包和蛋糕的加工。
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于中秋節所食由于時間的推移月餅已經異化成中秋節食品和禮品。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于唐朝出現。北宋之時該種餅被稱為“宮餅”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后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 月餅有多種分類方法按產地分全國月餅可分五大類京、津、廣、蘇、潮。京津月餅以素字見長油與餡都是素的而廣式月餅則輕油而偏重于糖蘇式的則取濃郁口味油糖皆注重且偏愛于松酥潮式月餅身較扁餅皮潔白以酥糖為餡入口香酥。 廣式月餅是目前最大的一類月餅它起源于廣東及周邊地區目前已流行于全國各地其特點是皮薄、餡大通常皮餡比為28皮餡的油含量高于其它類吃起來口感松軟、細滑表面光澤突出。按餅皮分則有漿皮、混糖皮、酥皮三大類。我們加工的月餅主要屬于廣式、糖皮式月餅。下面以糖漿皮月餅為例介紹月餅的生產工藝。
(一)糖漿皮月餅生產基本工藝流程如下: 原料— 預處理 — 制餡(皮)— 包餡— 成型— 置盤— 一次烘烤— 刷蛋液— 二
次烘烤— 冷卻— 內包裝— 外包裝— 成品 1、原料預處理 按要求對各種原料進行篩選除凈雜質。原料稱量要準確以保證產品質量穩定然后配置好糖漿、枧水及餡料。
(1)糖漿的調制 糖漿的制備原理:制備糖漿所需要的主要原料是白砂糖,白砂糖包括蔗糖和甜菜糖,其構成成分是有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組成的雙糖,在加熱甲酸條件下能轉化成單糖即葡萄糖和果糖。廣式糖漿的配比是:糖100水40—60檸檬酸0.05—0.1。在正常配比情況下熬制時間一般在5—6小時,熬制溫度為115—120℃。在傳統制作過程中應采用大火加熱使糖漿沸騰然后轉入小火慢慢熬制以利于糖漿的轉化。檸檬酸或酒石酸、乳酸等在其中作為轉化劑一般在糖漿煮沸后再添加進去。
(2)面團的調制 將原料按規定的比例稱量好,把面粉堆攤開,圍成一個器皿狀,其他原料按照糖漿、枧水、食用油、改良劑的順序依次加入面粉中,邊加邊攪拌,最后,和成一塊軟硬適中的面團,醒發待用。
2、餡料的制作 先將糖粉、油及各種輔料投入調粉機中待攪拌均勻后再加入熟制面粉繼續攪拌均勻即成軟硬適中的餡料放入月餅機的餡料斗中待用。
3、包餡、成型 因為在實驗室操作,所以所有工序均是手工操作。首先將分好的面團壓成片狀,餡料團成圓形,用面片將餡料慢慢包裹起來,最后搓圓,不能有餡料外漏。將包好的面團放入模具中,用力壓平,脫模成型。
4、烘烤
烘烤時間要嚴格控制,烘烤過熟則餅皮破裂露餡,烘烤時間不夠,則餅皮不膨脹,帶有青色或乳白色,餅皮出現收縮和“離殼”現象且不易保存。第一爐月餅烘烤溫度要適當高些上火為220~230℃,下火溫度為270℃左右以后各爐均在200~220℃之間。
5、刷蛋液 一次烘焙后要給月餅刷一層蛋液、操作時選用新鮮雞蛋將蛋白、蛋黃充分混合均勻并啟發即可使用。刷蛋液動作要輕掃刷要均勻花紋凹處不宜刷過多以免糊住花紋。
6、二次烘焙
7、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