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實習日志
1、 模板工程:柱頭有不垂直、變形現象,剪力墻模板接口不嚴實,有漏漿現象
2、 鋼筋安裝:柱和剪力墻上部沒掛保護層塊;樓板鋼筋離梁距離不一
3、 磚墻砌筑:墻面頂拱不宜過早砌筑,應在下部墻體完成后七天進行;首層磚砌墻體磚縫不飽漿;二層剪力墻面不平整
4、 裝修工程:部分墻面批蕩有裂縫現象
5、 水電安裝:線管預留口不對墻位現象嚴重;同一間房磚墻面與剪力墻面標高不一致
6、 安全圍欄不密實,轉角處處理不牢固
8月14號 天氣:晴
今天,三號樓進行基礎工程建設,項目經理帶著我下基坑看了鋼筋的綁扎,并參照圖紙給我做了一番解釋。
1、 核對成型鋼筋:鋼筋綁扎前,應先按設計圖紙核對加工的半成品鋼筋,對其規格、形狀、型號、品種經過檢驗,然后掛牌堆放號
2、 鋼筋綁扎:鋼筋應按順序綁扎,一般情況下,現長軸后短軸,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進行。操作時按圖紙要求劃線、鋪鐵、穿箍、綁扎、最后成型
3、 預埋管線及鐵活:預留空洞位置應正確,樁伸入承臺的鋼筋、承臺梁上的柱子、板墻插鐵,應按圖紙綁好,綁扎應牢固,
4、 受力鋼筋接頭位置應正確。其接頭應相互錯開,上鐵在跨中,下鐵應盡量在支座處;每個搭接接頭的長度范圍內,搭接鋼筋面積不應該超過該長度范圍內鋼筋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接頭處全部綁扎,不得跳扣
5、 墊塊:底部鋼筋下墊水泥砂漿或大量石墊塊,保護層厚度40毫米,每隔一毫米放一塊,側面的墊塊應與鋼筋綁牢,不得遺漏。
8月15號 天氣:陣雨轉晴
今天,項目經理我認識了一個鋼筋工人,并讓我觀摩鋼筋氣壓焊接連接方法,在一天的學習中,我做出了以下
幾點總結:
1、 鋼筋端頭設備;鋼筋端面切平,并與鋼筋軸線相垂直,清楚污垢,端面應進行打磨,使其有金屬光澤,不得有氧化現象
2、 安裝焊接夾具和鋼筋:兩鋼筋之間的局部縫隙不得大于3毫米
3、 試焊、做試件:在正式開始焊接工程以前,先要進行現場焊接工藝檢驗,以選擇最佳的工藝。實驗鋼筋從現場截取,每批鋼筋焊接6根接頭,經外觀檢驗合格后,其中3根做拉伸實驗,3根做彎曲實驗。實驗合格方可施工
4、 焊接時,按面積計,軸向壓力應為30-40mpa,
5、 鋼筋端面合適的加工溫度應為1150-1250攝氏度
6、 若在加工過程中,突然出現滅火中斷的現象,應取下鋼筋從新打磨,安裝
7、 質量檢查:施工管理人員應該嚴格把關,在焊接過程中認真做好自檢
8月19號 天氣:多云
這幾天,項目經理交給我一個任務,負責三樓砌體工程的施工和驗收,這三天真的是學了不少東西。
首先是墻體圖紙認識,然后施工員交給我一件從來沒有見過的儀器,他們告訴我這叫標準檢測尺,可以檢測墻體的垂直度和水平度。拿著儀器我琢磨了一會還是不會使用,于是施工員就手把手的教我,學會了使用儀器,著3天我便時刻抱著一本圖紙,拿著儀器在現場。
開始我還看不出什么問題,可是拿著圖紙看了一上午,下午一面墻一面墻的看,卻發現了不少毛病,由于施工順序出了點問題,搞砌體的工人在一些有構造柱的地方沒有預留,我只好叫他們把多余的部分推掉,再說由于工人施工過程中偷懶,在砌體時,沒有掉線,我用檢測儀器一測,發現有些墻體偏移預留線達到了3厘米,這顯然已經超出允許誤差很多倍了(允許誤差為左右5厘米),對于這樣的墻體,在請教項目經理后,我被授權通知他們拆除,重新按步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