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好領導同志講話稿
2、權威性強。領導者的地位、身份與職責決定了領導的講話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尤其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某些重要場合的講話精神,很大程度上就是黨的理論、政策和要求,是必須貫徹執行的。所以,在起草領導講話稿時,一定要做到科學嚴謹、穩妥準確,每一個重要觀點都反復研究,每一個新的提法都多方論證,每一段文字都仔細斟酌,把領導需要講的內容精當、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來。不隨便照搬理論界的觀點、社會上的看法,不講沒把握、未定性的話,不講有爭議的觀點,更不能為了標新立異、語出驚人而講過頭話、甚至“亂放炮”。這是近年來我們十分注意的一個問題。特別是在起草中央領導同志的講話稿時,對文稿有一個突出要求,就是要講“有出處、有把握”的話。我們堅持科學性與創新性有機統一,努力使每次的提法都準確鮮明、沒有歧義,每段文字都經得起推敲。如果拿不準,寧可不用。當然,起草文稿不能照抄照搬,要鮮活生動,善于從別的領域吸收有益成果。在這方面,我們的做法是,盡可能用中央領導所講過的、黨內理論專家所認可的、人民日報規范提過的觀點,如果實在吃不準,就不能作為定論來用。當然,要注意把握好度,不能一味追求準確規范,把領導講話稿寫成全是“正確的廢話,沒用的空話,好聽的套話”。
3、涉及面廣。領導的講話內容十分豐富,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個領域,常常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外交、軍事、法律、黨建等許多方面的知識,可以說什么內容都可能講到。因此,寫好領導講話稿要求視野廣闊、知識面寬,盡可能了解各方面知識,盡可能熟悉各領域的工作。但是,在“包羅萬象”的同時,也要做到收放自如,既能放得出去,還要拉得回來,既要縱橫捭闔,又能秉要執本,使講話既能體現較大的信息量,又不至于把主要觀點淹沒在大量材料中。
4、個性突出。講話稿最終是要由領導講出來的,所以必須尊重和體現領導的個性。每一位領導講話都有自己的風格、特點和要求,有的領導講話涉及古今中外,喜歡旁征博引、引經據典;有的領導講話立意高遠、氣勢恢弘,喜歡講時勢;有的領導講話生動活潑、詼諧幽默,喜歡舉例子;有的領導講話樸實無華、通俗簡潔、干凈利落,喜歡用群眾語言;有的領導講話注重創新,喜歡講新觀點和新語言。同一篇稿子,可能這個領導欣賞,另一位領導不認可。因此,講話稿在體現基本要求的同時,把領導的意圖領會清楚、體現充分,否則領導講起來拗口,下面聽起來也別扭,起草人的辛苦也多半白費。領會領導同志意圖,說難也難,說易也易。關鍵平時要做有心人,培養自己的悟性,多聽多記勤歸納,珍惜每一次與領導接觸和溝通的機會,或者直接聽取、記錄領導的口頭交代,或者擬出提綱或構思,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向領導匯報。這些年,我們在這方面注意把握以下兩點。一是認真領會領導總的意圖,把握其總體要求,特別是體會領導點到但沒有具體展開的深層次的內容,而不是領導講到什么份上,就只寫到什么份上。尤其是在自己發揮余地比較大的時候,往往也是最能體現寫手領悟領導風格和意圖能力的時候。二是對領導的意圖進行深化和拓展,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和工作情況的最新變化,及時把握可能影響領導思路發生變化的各種要素,有預見性、創造性地“發展”領導的講話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