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論文提綱格式(通用3篇)
碩士論文提綱格式 篇1
第一章緒 論.1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義.1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1
1.3 研究的主要內容及方法.5
第二章 相關理論.7
2.1 內部控制理論的產生與發展.7
2.2 內部控制的審計理論的產生與發展.8
2.3 內部控制的目標.10
2.4 內部控制的基本假設與原則.11
2.5 工程項目管理的內部控制職能 .14
第三章 M 供電公司財務內部控制現狀分析 .17
3.1 M 供電公司企業簡介.17
3.2 M 供電公司財務內部控制的模式及內容.18
3.3 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20
第四章 M 供電公司財務內部控制方案 .27
4.1 財務內部控制方案設計指導思想 .27
4.2 財務內部控制方案設計目標 .28
4.3 財務內部控制的手段.29
4.4 財務內部控制方案 .29
第五章 M 供電公司財務內部控制對策 .39
5.1 不斷完善內部控制管理評價系統.39
5.2 加大政府對內部控制管理實施的推進力度.40
5.3 加強對銀行存款的賬戶進行管理.41
5.4 準確計算財務指標.41
結束語.43
參考文獻.45
致 謝.47
碩士論文提綱格式 篇2
第一章 導言
1.1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義
1.4 研究對象與研究范圍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創新點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理論綜述
2.1.1治理機制
2.1.2 委托代理理論
2.1.3 利益相關者理論
2.1.4 集團公司管控理論
2.1.5 文化距離
2.2 酒店委托管理模式的相關概念
2.2.1 合約治理
2.2.2 關系治理
2.3 研究綜述
2.3.1 合作者關系相關研究
2.3.1 企業間合作理論及控制權配置相關研究
2.3.3 制度基礎觀對企業戰略行為影響研究
2.4小結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實證研究
3.2 問卷調查
3.3 抽樣調查
3.4 信度與效度
3.5 小結
第四章 問題討論
4.1 中國國際酒店治理機制發展概述
4.2 中國酒店治理機制發展的現狀
4.3文化差異對國際酒店治理機制選擇的影響
4.4 合約治理和關系治理的選擇
4.4.1 交易特征形態與治理機制選擇
4.4.2 交易特征分類與治理機制選擇
4.4.3 企業交易模式與治理機制選擇
4.4.4 制度環境與治理機制選擇
4.4.5 治理機制自身特點與治理機制選擇
4.4.6 企業文化距離與治理機制選擇
4.4合約治理和關系治理的互補性與有效性
4.6國際酒店治理機制問題的解決
4.6.1 合同治理機制前期策劃
4.6.2 合同簽署
4.6.3 運營管理
4.6.4 關系治理補充
4.7小結
第五章 結論
5.1 研究結論
5.2 研究貢獻
5.3 研究局限
5.4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碩士論文提綱格式 篇3
[1]劉進寶.劉洪.農業技術進步與農民農業收入增長弱相關性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19,(05) :26-31
[2]程秋蓮.我國農業技術進步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9,(05)
[3]初宇平.楊添凱.基于索洛模型的經濟增長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9,(2):42-44
[4]陳學忠.我國當前農產品豐收悖論探析[J].中國經貿導刊,2019,(1):35-36
[5]黃樂珊.孫澤昭.李紅.增加農民收入與農業技術進步關系分析[J].甘肅農業,2019,(09) :72-74
[6]王勝男.古典經濟增長理論對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影響[J].商場現代化報,2019,(32):291-291
[7]逯進.賀曉麗.論經濟增長理論的體系結構[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19,(6):110-117
[8]張文杰.現代經濟增長理論及其對中國經濟轉型的啟示[J].湖北社會科學,2019,(8):60-62
[9]楊肅志.黃粵.新形勢下擴大內需與經濟結構調整戰略分析[J].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19,(4):372-375
[10]王雙.陳柳欽.內生經濟增長理論的嚴謹和最新發展[J].經濟與管理評論,2019,(4):20-24
[11]李學林.李晶.經濟增長理論中的生產函數設定及其在我國的應用[J].經濟經緯,2019,(3):1-6
[12]羅良文.周輝.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理論評述[J].江漢論壇,2019,(4):27-31
[13]劉琴.基于新經濟增長理論的人力資本貢獻率算法新探[J].統計與決策,2019,(4):77-80
[14]劉險峰.山東經濟增長模型與要素分析一基于現代經濟增長理論視角[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3):92-99
[15]齊峰.新經濟增長理論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啟示[J].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19,(4):262-262
[16]趙輝.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的發展脈絡及評論[J].生產力研究,2019,(12):35-36
[17]Farrell M J.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 [J],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Society Series A, 1957,120: 253-281.
[18]Fogel.R.W.Economic growth. Population theory and Physiology: The bearing of long-termProcesses on the making of economic Policy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 (84):369-395
[19]Chow G. 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f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 1993, 108(3):809-842
[20]Battese,GE.and Coelli, T.J. (1995), 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in a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Panel Data, Empirical Economics, 20’ 325-332.
[21]黃樂珊.孫澤昭.李紅.增加農民收入與農業技術進步關系分析[J].甘肅農ik,2019,(9):72-74
[22]Charnes A, Cooper, RhodesE.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78,2:429-444.
[23]Fare R, Prmiont G. Efficiency measures formulity plant firms [J].Operations ResearchLetters, 1984,(3):257-260.
[24]Fare R, Grosskopf S, Li S Kinear programming models for firm and industry performance[J].The ScandinavianJournal ofEconomics, 1992, 94:599-608.
[25]Charnes A,Cooper WW, Lewin A R,et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heory,methodologyand applica-dons [M].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4.
[26]Hoopes B, TriantisK P,Partangel 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ess and manufacturingplant performances goal programming approach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Opera-donsand Quantitative Management 2019,6:287-310.
[27]郭劍雄.勞動力選擇性轉移下的農業技術進步[J].廣東社會科學,2019,(6):59-65
[28]張福.楊盛.人口生產偏好轉變下的農業技術進步[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5):65-68
[29]徐桂鵬.鄭傳芳.勞動力遷移、人力資本與農業技術進步分析[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6):25-28
[30]吳文元.技術進步與中國農業競爭力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9,(04)
[31]潘鴻.中國農業技術進步與農業發展[D].吉林:吉林大學,2019,(10)
[32]劉云惠.農業技術創新和我國農民增收問題研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9,(05)
[33]顧煥章.張景順.中國農業增長的源泉與技術進步[J].農業技術經濟,1991,(1):1-8
[34]顧煥章.王培志.農業技術進步對農業經濟增長貢獻的定量研究[J].農業技術經濟,1991,(1):11-15
[35]朱希剛.我國時期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的測算[J].農業經濟問題,2019,(5):12-13
[36]吳敬學.毛世平.王志丹.我國農業科技進步的戰略與對策[J].農業經濟,2019,(10):3-5
[37]林毅夫.潘士遠.劉明興.技術選擇,制度與中國農業發展[J].經濟學(季刊),2019,(3):695-714
[38]Richard U. Agesa & Sunwoong Kim. Rural to Urban Migration as a Household Decision:Evidence from Kenya,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9, 5(1): 71-53
[39][11] Fu Xiaolan. Limited Linkages from Growth Engines and Regional Disparities inChina[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19, 32 (01)
[40]王慶.“蘭農”問題中農民增收困難的原因綜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9):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