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分析報告[精華](精選3篇)
質量分析報告[精華] 篇1
一、試卷總體分析
本套試卷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試題具有親和力和活潑性。試卷在保留原有的基本題型外,作了大膽的嘗試,成為這次考試的一大亮點。本套試卷基本杜絕了偏題、怪題、難題,對重點知識的覆蓋率高。既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也有一定的語言能力運用的考查;在突出學科特點的同時,結合新課程改革,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新觀念,在聽、說、讀、寫的考查中,滲透思維能力的考查和文化意識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今后教學中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良好素質的培養,其亮點頗多。如41小題:對姚明的介紹,等等。照顧知識覆蓋面,重點考查學生對文章整體感知、理解、分析、領悟等能力,引導學生關注自然、社會常識、文明禮貌,風土人情。在任務性閱讀中加大主觀試題的開放程度。在“寫作”測試中設計了貼近學生生活的選材,且給出了提示語,這樣能使各種層面的學生都有內容可寫,較大的降低了試卷難度。整套試卷為明年中考起到了導航的作用。
試卷的總體特點是穩中有變,變中求新。試卷更加簡約、合理,由易到難,試題數量適當,所有大小題目的設置均有一定的語境。
試題的選材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貼近真實的交際行為,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
二、試題分析
全卷總計七道大題,分聽力、選擇短語并用適當形式填空,單項選擇,情景交際,選詞填空,閱讀理解及書面表達。
1-30小題為聽力題。從卷面上看聽力部分中的圖片、表格與文字內容共存,生動形象、直觀易懂,為緩解考生壓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1-40小題為選擇短語并用適當形式完成句子。此題題型新穎,是今年期末考試試卷的一大亮點。他既考察了學生對語法知識,固定短語搭配的掌握情況,又考察了學生對句義的理解。
如31題,學生既要考慮整個句子的漢語意思,又要考慮固定詞組lookforwardtodoingsth這一結構。才能準確無誤的做出來。
在如35小題,theemperorssurveyedthearea________thetombsfacedsouthandhadmountainsattheback.這是書上的原句。考察了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同時也考察了不定式在句中做目的狀語這一語法知識。
41-50為單項選擇題,立足基礎知識,充分體現出教材的基礎作用,深入挖掘教材的考評價值。而且本冊書中的重點語法項目也在這十道選擇題中淋漓盡致的得以體現。如45題考察了feel做半系詞時后接形容詞的結構。如46題考察了賓語從句等。每一道小題都在特定的語言背景中出現,減輕了學生的答題難度。
51-55題為補全對話,有6個備選答案。其中一項是多余的,這樣的設置難度適中,而且對話內容也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答起來很順手。
56-60題為補全對話題。這是一道主觀性試題,在一定的語境中考察了學生的實際語言應用能力。這是對學生的一個鍛煉。此題出的很好。
61-70題為從方框中選詞完成短文,改變原來的完形填空題做了新的'嘗試,應該說是本套試卷的又一亮點,從內容上看是關于網上聊天的短文,內容新穎,時代感又強。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
71-95題為閱讀理解題,涵蓋了選擇最佳答案,判斷正誤,任務型閱讀,根據短文內容回答問題,涉及的題型廣。如閱讀b,考查了對信息的接受能力和處理能力,同時也考查了學生對綜合性知識的掌握情況。閱讀c,聯系了自然科學與物理學科的話題,將學科進行了整合,注重了學科內外的交融滲透,體現了綜合性。
最后一道題是書面表達,引用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次的進行了學科整合,內容切合學生實際。使學生對時間的認識加深,從而更加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此外,本套試題非常重視從教材中挖掘命題素材。如試卷中單項選擇題強調語言的情境性,要求學生在一定的語境中靈活運用知識,避免了單純的語法知識的考查。情境的設置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具有一定的時代性;涉及的語法基礎知識,口語應用中的日常交際用語等,、立足基礎知識,充分體現出教材的基礎作用。本套試題符合《英語課程標準》和現行大綱的相關教學要求及考試說明的要求,也能考查出學生的實際水平,對中學英語教學起到了正確的導向作用。試題結合了初中英語課程改革推進的需要,著力反映初中英語課程改革的導向。
三、答題分析
根據我縣英語學科的閱卷情況反饋和試卷抽樣調查情況,對試卷情況作如下分析:
(1)好的方面:
關于基礎知識的試題學生做得較好,說明廣大英語教師非常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訓練。
(2)出現的問題:
聽力失分較多。其實聽力不難,但得分率卻很低,說明學生只注重聽的表面現象,缺乏在聽的過程中對問題進行理解、思考、判斷的能力。從一定程度上說還是因為這方面的訓練不夠; 另外,許多學生只顧寫單詞而不考慮在具體句子中的形式問題,導致顧此失彼,如40題大部分學生根據句意填了dependon,忽略了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完形填空和缺詞填空是考查英語語言知識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考題,學生既要通讀理解全文,考慮全文的結構和意義,獲得整體印象,又要考慮詞、語法、習慣用法等。多數學生解題時沒有仔細讀完全文,不善于分析,沒能進行綜合判斷,造成這兩項丟分也不少。學生的書面表達中基本功不扎實,語句錯誤篇章不合理也較多,如be隨處可見theyarealwaysplaycomputergames,此外一部分考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英語學習的興趣不濃,書面表達出現了一定數量的空白作文或抄寫前面閱讀文章段落和信息詞。導致書面表達丟分現象也很嚴重
(3)原因分析:
學生缺乏大量的聽力訓練,語法知識掌握較差,對語法的概念,尤其是時態方面非常模糊,平時對書面表達的訓練還不到位。
四、教學建議
1、抓好基礎知識,強調理解和運用。
從試卷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基礎知識是我們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的弱點,在各種考試中,基礎知識都是考查的重點。我們對詞匯、短語、句型和語法等基礎知識的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讓學生機械記憶階段,在加強對單詞、短語的聽寫和背誦的同時,應注重把詞匯教學融入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強調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a、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重視詞匯教學。
單詞是初中階段教學的重點,只有打好了詞匯的基礎,才有可能在閱讀、寫作等方面駕馭自如。在詞匯量較大時,教師要把握好教學的尺度,重點檢測基礎詞匯,對不同類型的單詞,可以有不同的要求,避免學生負擔過重,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可以適當補充一些構詞法的知識來幫助學生記憶單詞。
b、熟悉背誦一定量的范句、范文。同時也要加強對單詞的識記和課文背誦方法與技巧的指導
c、創設語境,加強基礎語法知識的教學.
我們在教學中要善于在語境中教授語法知識,讓學生掌握在不同的語境中使用的不同的語法知識,而不是單純地教授死的語法規則。
2、科學合理地使用教材,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老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個語篇,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不同的題材可以使用不同的閱讀方法,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閱讀能力是長期訓練的結果,一定要持之以恒。在篇章教學的過程中,應培養學生學會抓住文章主題句的能力和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另外,篇章的教學不僅僅是停留在課本上,應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不同題材的文章,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擴大學生的視野。
3、加強聽力訓練和書面表達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教師平時應不斷加強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的強度。不能僅僅依賴課本上的聽力材料,還要結合課本給學生一些相應的集中聽力練習,盡量按題型多練,使學生熟悉這部分內容,提高考試的得分率。另外,在今后的教學和考前還要提醒學生注意在聽力前先審題,避免出現對題目了解不足的造成大量失分的情況。教師要重視學生書面表達的訓練,同時在方法上指導學生,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注意在學生寫作思路上作引導和梳理,對能表達清意思的同學要求他們能增加課外閱讀量;而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還得從課本的基本背誦開始,先解決句的問題,然后逐步提高要求,連句成文。同時更要加強學生學習態度的教育,杜絕作文出現空白卷。
4、加強學生審題能力和答題技巧的指導,提高效率。另外還要規范學生的書寫。
5、面向全體學生,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狀況。應根據新課程標準和課本的要求,把握課堂教學的最低目標,以保護每一個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為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質量分析報告[精華] 篇2
一、測試的目的:
9年級第一輪復習結束,為檢查復習情況,在xx月xx日進行了x月份月考,通過測試查漏補缺。以便進行第二輪復習。
二、試卷結構
⑴試卷內容比例:中國近代史占45%左右,現代史占55%左右。
⑵試卷題型比例:客觀性試題占40%,主觀性試題占60 %。
⑶試卷難易程度比例:
試卷容易題、中等難度題、較難題的比例6:3:1。
三、數據統計分析
1、成績分析:
參考人數:11;最高分:55;最低分:10;優秀率:27%;良好率:9%;及格率:46%;平均分:37。2
2、試題難易程度分析
本試卷題量適中,難易程度適中,所用時間適中,符合歷史科考試標準,教材中的圖、表知識和探研性問題,滲透到選擇、材料分析和問答題中進行了考查。在注重考察歷史知識點的同時,也注重考察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試卷分析
第一題選擇題。本題的得分率為80%左右,出錯較多的是第2小題,出錯的原因是分析能力差。第5小題和第9小題。出錯的原因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記憶能力差。
非選題中的識圖題的`得分率約為75%,出錯較多的是第14題。此題出錯的原因是學生缺乏思維拓展能力差。
第三題是材料解析題,本題得分率較低,約為50%左右,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是學生表達能力差。對于題目的理解存在問題。從答題情況看,多數同學都不能正確誤的回答,或是回答比較片面。以后應該加強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
五、改進措施
1、優秀學生的復習方法。
優秀學生的復習方法就是要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復習,形成自覺復習、主動復習、有效復習的習慣。在復習過程中,以教材為基礎,以基礎訓練及自主復習資料為復習陣地,進行系統地復習,同時要求學生按照課程標準的重點進行復習,提高復習效率。
2、強化學生的考試意識。強化學生考試意識目的在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考試習慣。讓學生形成審題、作答、檢查的考試模試,消除考試緊張心理,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鐘。
3、作好考前心理輔導。考試前,上一堂考試輔導課,講清考試的一般要求、消除緊張的一般方法、應試的一般方法、復習的一般方法等。
4、加強對進步生的教學培養。建立對進步生的信心教育,讓進步生明確考試的目的,激發其考試興趣,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5、以活動促發展。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多開展教學活動,如歷史討論課、歷史手抄報比賽、撰寫歷史調查報告、仿記者歷史報道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質量分析報告[精華] 篇3
一、綜合評價
試卷定位較準確,命題基本符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整個試卷全面考察學生對教材中基礎知識的靈活英語能力。注重對課文基礎知識的考核,努力體現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思想,基本做到不出怪題、偏題、過難的題,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增強了語文學習的靈活性和實用性,有考察了學生的真實水平,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信心。
二、具體評價
1、內容全面,覆蓋面廣
考試內容幾乎涉及到教材所有內容。從拼音到字詞句、小閱讀共計十一題。第一題考察了漢語拼音,第二、三、四、五考察了學生對課本基礎的掌握,第六題看圖寫反義詞比較靈活,考查了學生的觀察能力。第十一題小閱讀較好地考查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但是題目中有些超出新課程標準,例如第九題按照課文內容填空
1、“房前(花)(果)香,屋后數成行”中的“花”沒有要求學生會寫。第六題反義詞中的例子“粗——細”,基礎差的學生不認識“粗”。
2、試卷題型兼顧基礎知識和綜合知識
基礎知識包括拼音部分、字詞句占試卷70%,綜合知識部分占30%。
3、題型結構合理而又多樣
本次試卷題型在繼承原有基礎題型的同時,也開創了部分新穎題型,如:第三題中的第二小題看圖寫漢字、第六題看圖寫反義詞、第十題
古詩連線等題型很少見,基礎差的學生出錯率較高。主觀題與客觀題的比例達到3:7,題型結構合理兼顧多樣性。
4、試卷表述科學,格式布局較規范,無明顯錯漏。為了照顧低年級學生識字量有限的問題,試卷題目均有拼音標注,非常人性化。但是為了兼顧布局試卷的字體較小,對一年級學生審題造成一定的干擾。
5、試卷題量較合適,難易程度分布適中。
試卷中基礎知識占70%,有一定難度題占20%,拔高題占10%,基本達到了7:2:1的比例,無偏題、怪題。
6、近兩年來,試卷題目重復率不高,相似題型占試卷題目的48% 7、試卷對學生本學期知識掌握效果有較好的鑒別作用,題型新穎。試卷的成績分布對教師今后的教學有很大的指導作用。例如基礎差的學生在選擇正確音節這道題出現較多失誤指導教師今后教學應注意對拼音平翹舌、前后鼻音。學生在面對第六題看圖寫反義詞和第十題古詩連線出現較多失誤指導教師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審題能力。
三、存在的不足
1、看圖寫字圖片較模糊,字體較小,一年級小學生視覺分辨能力較差,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2、本次試卷按照課文內容填空,出現了學生沒有要求掌握寫的生字。 四、建議
一、小學階段語文測試的目的是檢測性,而非選拔性,因此試卷命題時要避免難題、偏題、怪題和超出測試范圍的題目,以《課程標準》為準繩,教師應將心比心按照各個學段的不同特點去選擇命題形式,有效檢測學生的知識掌握和能力提升情況。尤其在第一學段,命題老師不能出沒有學過的字詞讓學生去寫,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就是說命題時教師應該對該年級學生層次和學科知識了然于心,而不能想當然。
二、試卷命題要注意清晰度,尤其在低年級語文試卷中的“看圖寫字詞”和“看圖寫話”,圖片必須能讓學生看得清楚明白,如果學生看不清,甚至連成人都無法辨別時,很難想象如何讓學生去思考和回答,這一點定要引起命題老師的重視。
三、小學語文試卷中經常會出現大量的“按照課文內容填空”,個人覺得這類題目可以去除一些,填那些無太多意義的詞句價值不明顯,純屬機械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