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師節幼兒園演講稿(通用6篇)
關于教師節幼兒園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
通過近兩年的學習,我受益匪淺。要想當好一名幼兒教師,我有以下體會:
一、教師要有良好的師德修養追求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道德觀,不同職業有不同的道德內涵,從古至今,無論哪個時代,也無論何種職業,道德觀念必有其共通的地方。教師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其道德內涵必然融匯于整個社會公德之中;而教師的特殊職業與地位,則決定著師德必然對整個社會公德產生極大影響。德高為師,身正為范,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能否成為一個好教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陶行知先生獻身教育無怨無悔,關鍵在于有一種精神。而舒榮專家告訴我們作為教師不但要有大德更要有大愛。
二、教師要尊重幼兒
重視幼兒天真的夢想放棄任何框框和本本,尊重孩子,讓他們盡情表露真性和夢想,然后教師進行觀察分析,再是順導性的教育,同時附上適當的強制和計劃,這就是自然的教育。當孩子們盡情地流露他們的本性,真的,善的,美的,于是,我們讓他們互融這種本性,這是一種巨大的能量,他能化解個別孩子的不良習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防御孩子們感染社會惡習。讓幼兒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幼兒教育是起步,起步是最關鍵的。
三、教師要會愛孩子、寬容孩子
假如說,尊重、理解幼兒需要教師有較高的素養的話,寬容幼兒則需要勇氣和更大的投進,這是針對幼兒熟悉的不穩定而言。答應幼兒的熟悉反復的過程,需要我們有更大的耐性。寬容,不是放縱,更不是溺愛,它有著豐富的內涵。寬容,是理解的繼續,也是理解最真實,最具體的體現。寬容應該有多種形式,各種形式的確定必須根據"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原則。
寬容,還應為幼兒排除不良因素的干擾,創造條件,指出實實在在的。讓幼兒"跳一跳"就可以達到的努力目標,同時要因勢利導,用愛心感染幼兒,尊重、理解、寬容有機地結合,進步與孩子交流的深度、廣度和質量,也使老師的愛心放大了更多倍。在與幼兒一起相處的日子,多一份愛心,少一點虛榮;多一份理解、幫助,少一點指責.批評;多一份寬容.耐心,堅決不能責難、懲罰!要愛教師這個職業,更要愛孩子。這樣會讓教師的職業道路更加美好。
四、教師要學會反思總結
應該說,反思對于激發教師的自我進步動機,調動教師積極的自我思考與實踐,使其以主體身分投進其中,使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教育教學行為和能力有本質性的進步來說,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
作為骨干教師首先在教育實踐中進行學習,并在實踐的不斷反思中二次學習。教師的自我思考、審閱、反省、判定、分析、概括、總結能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更靈活的調整自己的教育策略,使教師的專業素質在反思中不斷的,有效的進步和成長。
五、要做終身學習型教師、創新教學方法
只有與時俱進,努力做一名終身學習型教師,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所謂終身學習型教師,就是要堅持思考和學習,要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儲備知識,摸索教學方法,尤其要加強學習并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要做終身學習的教師,只有具備櫛風沐雨,探幽發微的求索精神,才會厚積薄發,得心應手,才會不負歷史的重任。
總之,此次幼兒教師轉崗培訓讓我收獲頗豐。感謝國培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讓我獲得了不少知識。希望有更多這樣的學習機會,讓我們基層幼兒教育工作者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把幼兒工作做得更好。
以后我一定認真學習幼教理論,把一些好的教育理論方法運用到具體教學實踐中,做到"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充實理論" 。
關于教師節幼兒園演講稿 篇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晚!
今天是我作為教師過的第xx個教師節,在這特殊的日子里,我只想將自己的一些心聲與大家一起分享。
我知道,從事幼教工作的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太累,幼兒園工作常常使我們身心疲憊,甚至情緒煩躁。外行人常以“天底下最快樂的職業”“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來形容幼教,其實,只有我們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甘苦呀!
有人說:幼兒教師,既是能哄好孩子,照顧好孩子的阿姨;又是能歌善舞會作畫的藝術家;也是能與家長作好溝通的外交家;會設計墻面布局的設計家;還是會撰寫論文的作家……暫且不論這些說法的正確與否,它至少能說明一點,幼兒教師的工作是復雜,繁重,多重性的。
是的,我們的工作不象演員能贏來陣陣掌聲,也不象學者能結出累累碩果。我們的工作是辛苦的,但我們要學會如何從苦中品味出甘甜。
體會一下吧,當你領著咿咿哇哇的他們逐漸章程不再是滿地亂爬的娃娃時,你是否有極大的成就感?當你為膽小的他能大方地上講臺講故事時,你是否有無限的欣喜?當你為孩子畢業時的分離傷心而泣是,你是否也體驗著被留戀的美好滋味?……這時,當你再聽到有人贊美幼兒教師是最擁有權威的教師,因為他的學生是百分之百地崇拜他,敬愛他是,你是否能體會發自內心的幸福?
盡管我們的職業存在著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盡管我們跨不進與公立教師同等的門檻,但我們依然應該熱愛它,因為這一職業是為我們可愛的孩子締造的。
在我國的第xx個教師節的今天,我為我們和所有幼教同行們祈禱:希望每一位幼兒教師每天都能保證睡眠時間并有一個甜美的夢境,希望每一位幼兒教師走在大街上都能揚眉吐氣,真正為自己的職業而自豪,并由此而使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快樂的教師節!
關于教師節幼兒園演講稿 篇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晚!
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您也許會驚奇地問:那是什么呢?我將毫不遲疑的回答您:那就是愛!愛,不是索取,不是等價交換,而是付出,是給予,是自我犧牲。
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地培養學生,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愛源于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我認為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出自個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這種愛是穩固的、深厚的,是與教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的。
當我第一次站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一切都讓我新鮮、好奇。看看這張臉、摸摸那個頭,多像一枚枚蓓蕾仰著小臉,渴求著陽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師,您早。那童稚的問候,給我帶來了一天的快樂和生機;每天傍晚隨著一聲聲老師,再見。給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們純潔的心、圣潔的情、深厚的意,凈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所有的幸福和快樂。那間教室里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奉獻的是自己。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深深地懂得,教師對學生的愛,不能局限于個別的對象,而是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所肩負的是對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對個別人的教育任務。這種責任和愛能超越一切,匯聚成一股無可阻擋的力量,我用我的愛心感化著困難的學生。當然,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無原則的,而是始終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嚴慈相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
唐代韓愈曾經為我們老師寫過一篇文章,里面寫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說的就是我們教師教育學生的第一目的是傳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識技能。教育學生是不是多上幾節思品課,讓學生背誦日常行為規范就可以了呢?不是的。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教師我們要在要在日常教學中發揮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言談風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系著學生素質的培養。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師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學生。
歲月匆匆,我在教師崗位上已經工作了一年,經過了這300多個日日夜夜,我也經歷了很多的酸甜苦辣。但是常言說的好: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而這個目的的達成,我仍需努力。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
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我將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關于教師節幼兒園演講稿 篇4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過得真快啊!一晃,幼兒園時光結束了,我們馬上就成為小學生了,步入小學的校門,離開幼兒園。
忘不了幼兒園的一草一木;忘不了,雨后校園清新的、不一樣的空氣;忘不了幼兒園的所有老師。老師的淳淳教誨時刻在我的耳邊縈繞,想念啊!想念我的老師,想念我的所有任課老師與。老師上的每一節課我至今都難忘:“3+1=4孩子們,記住了嗎?”老師時常稱我們為孩子,我們將老師看作是溫和的媽媽。的確,老師把我們當做她的孩子那樣看待。她愛我們,從她的一舉一動,從她的眼神中都能看的出來。督促我們的學習,更督促我們的身體健康,老師常常告訴我們早飯要吃好,午飯要吃飽,晚飯要吃少。老師慈祥的面容時刻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她保持著微笑,對我們微笑,對任何人都微笑,甜甜的,美美的。
今天下午放學,我和媽媽去幼兒園接妹妹。看見幼兒園的操場、滑梯、教室,我不由地想起了我的幼兒園生活。忘不了敬愛的老師們。她們不僅教會我拼音、識字、畫畫、唱歌、手工、寫字許多知識,還讓我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
不知不覺地,我進入了小學。當我路過幼兒園時,都會想起那些在幼兒園發生的故事。我想念,我感激,是那里的老師辛勤地培育,才使我們這些幼苗茁壯成長。
關于教師節幼兒園演講稿 篇5
童年時期,有一個人使我終身難忘。她是一位平凡的幼兒園教師。但卻教會了我很多道理,讓我懂得了怎樣做人,讓我知道了在人生的道路上怎樣才能走得更好。
有一天,我和一個同學在玩滑梯。上滑梯的梯子很小,一次只能上一個人。我們同時道路梯子前,誰都想先上去,可偏偏誰都不讓。接著就吵了起來。我們兩個越吵火氣越大了。結果打了起來。我“嗚嗚哇哇”哭著去找老師。老師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互相謙讓,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壞了同學之間的感情。”老師竟沒打我們也沒罵我們,只是心平氣和地和我們說了一個道理。之后,這“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互相謙讓”三個道理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后來我和那個同學成了最好的朋友,因為我們都知道同學之間要學會“互相謙讓,互相幫助”。
還有一次,我因為頑皮,把學校走廊里的一盆花折斷了,老師看到了,對我說:“孩子,小小的植物也有生命啊!你看,它正在流淚呢!它的爸爸媽媽會心痛的呀。”聽了這句話,我羞愧的低下了頭,心里默默的對那盆被我折斷的小花說:“對不起,我以后再也不會傷害你們了!”
這位平凡的教師,卻在我的童年時糾正了我的種.種錯誤,教會了我怎樣做人,使我走上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她——在我心里永遠都是最偉大的!
關于教師節幼兒園演講稿 篇6
我四歲了,媽媽就決定讓我去上幼兒園。
那天一大早,媽媽給我穿上新衣服,背上新書包,帶著我高高興興來到幼兒園。
我看見很多小朋友在玩蹺蹺板、過山車、滑滑梯……
這時,走出來一個短頭發的阿姨——她,就是我們的老師。
媽媽把我交給她,就走了。老師就讓我和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看不見媽媽,有的哭了,有的摔跤了,有的尿褲子了,有的追出去要媽媽了……老師忙得滿頭大汗。
慢慢的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學會了在教室里認真聽課;學會了講故事;學會了讀兒歌;學會了玩游戲……小朋友們都開心地在一起,我們都喜歡上幼兒園了。
我喜歡幼兒園里那個短頭發的阿姨,是她讓我喜歡上學。
我想對她說:“謝謝你,老師!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