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導游詞范文 篇1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團友,你們好!
如果周游列國,穿州過省,游山玩水,你也許會驚奇的發現,只有海南的導游才能陪伴你走完“天涯海角”。天涯海角是用來形容遙遠而難于到達或者需經千辛萬若才能到達的地方,天涯行役若,海角路漫漫,大家來到畢生的夢想之地,需要經過一段漫長的熱帶沙灘才能到達的地方,由此可見,從古至今,人們常說“天涯海角”并不是特指一個地方,那么為什么最終天涯海角定性在海南呢?帶著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去游覽,去解開心中這個謎。
在游覽天涯海角之前,大家首先想一想古代詩詞里有關于“天涯”的名句:例如:蘇東坡的“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滄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王勃的“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馬致遠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唐代宰相李德裕的“畸嶇萬里天涯路,野草茺煙正斷魂”,還有太多太多,很多歌詞里也唱到。但是大家發現沒有,關于天涯海角的詩詞,無不充滿凄清,孤獨,無助的含義。這就要談談古代海南在的地位。
大家知道,在唐宋以來,天下文人無不對四大流放之地怕之入骨,在古代,流放是僅此于殺頭的一種刑罰,皇帝認為你暫時還有用,不想殺你,就一般采取流放的方式,與披甲人為奴,流放三千里,的古代著名的人物,也同流放有關,文人也是奇怪,不貶不成材,只要皇帝一貶,所有的才氣都出來了,留下很多流芳千古的文字,比如李白,杜甫,蘇東坡,韓愈,白居易等等莫不如是,不勝枚舉,而那些真正的文狀元,武狀元可能沒有什么名氣,我現在還想不出歷史上到底有那個狀元留下特別著名的文章,只有一個武狀元郭子儀在歷史上還稍有地位,大多成為文學大家的都是舉人,進士出生。現在社會也一樣,大家認真想一想,原來在你們班上考一二名的同學,也許以后十年同學聚會的時候,可能是最沒用的,而那些混得好的,一般是班上七八名的同學,不信大家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