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 不列顛尼亞》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特寫新聞的特點
2、品味本文莊重、含蓄的語言風格
3、培養(yǎng)學生愛國熱情,激發(fā)民族自信
教學重點
1、欣賞特寫新聞的語言,品味文中蘊含的豐富感情
2、學習特寫新聞的表達技巧,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方法
速讀、品讀、感悟、討論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香港回歸是什么時候?如果你是一名記者,你會怎樣報道這一事件?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新聞,帶領我們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現(xiàn)場,一起來重新感受那激動人心的場面。
二、知識積累
了解新聞的相關知識:新聞也叫消息,是對新近發(fā)生的有社會意義并引起公眾興趣的事實的簡短報道,真實性、時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事其基本特征。其結構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結尾四個部分。
標題又分為主題、引題和副題三種。標題必須簡明、準確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內容,幫助讀者理解報道的事實。
導語是新聞的第一自然段或開頭的一兩句話,它用簡潔生動的文字,寫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鮮的事實,鮮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題思想。
主體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緊接導語之后,對導語作具體全面闡述,具體展開事實或進一步突出中心。有的新聞還有背景,背景是指事件的歷史背景、周圍環(huán)境及其他方面的聯(lián)系等,其作用在于幫助讀者深刻理解新聞的內容和價值,起到村托、深化主題的作用。
結尾時指新聞消息的結語,有小結式、啟發(fā)式、號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