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泛舟
我們一路南行,隨申奧萬里行車隊過福州,走廈門,經深圳,到廣州。出了廣州后,我們直奔南寧。由于路途較長,要在梧州歇腳,而這里并沒有簽名活動安排,所以我并沒有太多留心這個只留宿一宿的地處桂東的小城。可是出乎意料,當我推開賓館的房門之后,便一下子喜歡上了這個小城。我房間的窗子正臨西江,時值黃昏,江面波光瑟瑟,輪渡漁船來來往往,對岸便是連綿的火山,山頂有塔,名曰允升。憑窗獨立,但見西江如練,江倚青山,山巔有塔,塔邊有云,云印江心,真是江山多嬌風景如畫。
約上隨團同來的一名記者,我們直奔江邊。江邊泊著幾只漁船,我們和一個漁人談好了價錢,一名老者便搖了一艘船來,木船吱吱嘎嘎蕩到了江心。
清風徐來,將江上僅有的一點霧蕩了開來。我們上船的地方,江面極闊,左岸是梧州繁華密集的街巷,一條條街,一座座小樓整齊而有序,沿著山勢就那樣層次分明地排了上去,讓人不禁想起“山外青山樓外樓”的名句;江水右岸便是我在房間里見過的西山,此時在江上看來更見雄偉。這邊的江水很有趣,有的地方清,有的地方濁,濁處但見江水滾滾,渾不見底,清處卻能倒映出山影,船行其中,就仿佛在山頂上飄行,真是妙趣橫生。
往前劃,左岸也是山多樓少,一座山兀立江邊,山的余脈直插江底,幾塊巨石擋住了船的去路。繞過石崖,眼前頓覺一闊,一座跨江大橋橫在兩岸。橋上不停有各種車輛奔馳而過,一派繁忙景象;橋下卻有幾個漁人橫舟獨釣,怡然自得。
回到岸邊,斜陽已落。岸邊的幾艘漁船上已是炊煙裊裊,水上人家的韻致在黃昏的落暉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受漁人的邀請,我們登上了其中一艘漁船。聽漁民們說這些小小的漁船就是他們的家。這些小船具體而微,一個船艙分成好幾間小屋子,臥室、廚房、客廳應有盡有,我們席地而坐,靠著窗子,窗外就是波光粼粼的江水。我們喝著一位大嫂端來的茶水,這濃濃的漁家風情也深深地留在記憶之中。
我們棄舟登岸,梧州山城已是萬家燈火。回酒店的路上經過集市,集市的路皆由青石鋪成,路兩旁店鋪林立,擺著各色貨品,其中有許多我們叫不上名字的水果和器皿。一路上我們看到有許多店鋪在賣燒香拜佛用的香燭,經詢問,得知沿著這條路一直上山,有一座古庵,香火極盛,這條古色古香的小街也就有了個香火街的俗稱。我們因之恍然,真沒想到一個小城里的一條小街還有這樣的來歷。
原來梧州就是古地蒼梧,已有2000年的歷史。公元621年,此地改郡治為州治,蒼梧始稱梧州。1927年,梧州正式設市,為省轄市。梧州地處珠江流域中游,位于廣東與廣西交界之處,匯桂江、潯江、西江于一處。宋代大文豪蘇軾于紹圣初年路過梧州,曾賦詩云:“九嶷連綿屬衡湘,蒼梧獨在天一方。孤城吹角煙樹里,落日沒落江蒼茫。”可見梧州的美麗早被文人騷客吟詠過,也難怪我們今天路經此地,有如此的驚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