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同步測試
20.方法:①緊扣情節發展,通過人物間的矛盾和斗爭以及不同人物個性化的語言、行動、情態來表現;②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使不同人物相互映襯。(如劉邦與項羽、張良與范增、樊噲與項莊)效果:使不同人物形象個性鮮明,每個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21.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22.①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譯文:范增多次給項王使眼色,三(或“多”)次舉起身上佩帶的玉玦(暗示項王),項王默默地毫無反應。②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 “賜之彘肩。”“壯士!能復飲乎?”譯文:項王說:“真是一位壯士!——賜給他一杯酒。”“賜給他豬肘。”“壯士!還能再喝(酒)嗎”?分析:(大家可以各抒己見,只要合乎文章的描寫即可)23.d24.d。①何興之暴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②謂霸王之業(助詞,的)③分裂天下而封王侯(表承接關系)④尚不覺寤而不自責(表遞進關系)25.a. 陳涉首難 首難:首先起義。b. 然羽非有尺寸 尺寸:尺寸之地。c. 奮其私智而不師古 私智:自己的聰明d. 欲以力征經營天下 經營:籌劃營謀26. a和c a. (羽)乘勢起隴畝之中(省略介詞“于”)b. (羽)放逐義帝而自立(一般句式)c. (羽)身死東城(省略介詞“于”)d. (羽)尚不覺寤而不自責(“不自責”是“不責自”的倒裝形式)27. “遂將五諸侯滅秦”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終于率領五國諸侯的軍隊滅掉了秦王朝。(2分)28.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翻譯正確的是是天意使我滅亡,不是我用兵的過錯啊!(2分)29. c30.①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 壁:名詞作動詞,構筑壁壘②有美人名虞,常幸從 幸:被寵幸③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 王:名詞作動詞,稱王④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憐:可憐,同情⑤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戶,吾為若德德:名詞作動詞,恩施好處31.①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譯文:上天讓我滅亡,我還渡江做什么?②吾知公長者。譯文:我知道您是個有德行受人尊敬的人。③項王身亦被十余創。 譯文:項王自己也受了十余處傷。32.①垓下被圍,四面楚歌,英雄末路,悲歌慷慨;②烏江欲渡未渡,無顏見江東父老;③贈馬長者,步戰殺敵,仍顯英雄本色;④自刎而死,徹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