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7
原野太平靜了,平靜得令人絕望。
隱隱地,原野深處傳來絲絲聲音,細聽又似乎什么都沒有。不,是漸漸清晰,漸漸擴大,像鋼鐵錚錚的撞擊聲,像海潮裂岸的轟鳴,像萬鈞雷霆的震蕩,它迅速滾過整個原野,無數頭巨獸般瘋狂搖撼著原野,要把原野翻個個兒,一陣劇顛,樹冠上方支離破碎的天穹在噼里啪啦往下掉。雖然我還分辨不出這聲音是哭是悲是怒,但我已經被一股無敵的力量、蓬勃的生氣所裹挾、所推動,我眼前喧囂起洶洶涌涌、鋪天蓋地的綠意。我聽見一個嶄新的世界正嬰兒般呱呱叫著誕生!
我不知道這聲音來自樹們,還是我的幻覺。
原野的平靜也是一種大平靜。
等待風。
1.本文的標題是“傾聽原野”,而表現的主體卻是“樹,”作者為什么這樣寫?
答:
答案 樹是原野生命力的代表,是作者傾聽的主體。這樣寫有利于揭示主題,表現樹是原野的希望。
2.簡要分析樹在文中的象征和意義。
答: